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化民成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形成

形成

构成 演成 凑泊 凑拍
形成树荫:成荫(绿荫~)
形成市场:成市
将分散物凑拢形成球状:打块成球
把分散的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零为整
把整体分散为许多零散部分:化整为零
开始形成:建立 设立
教育民众,使之形成文明、良好的风俗习惯:化民成俗 成俗化民
长期习惯于那样,就形成了那样的性格:习与性成 习与成性 习与体成
预先形成了主观印象和看法,以后就不易再接受其他意见:先入为主
逐渐形成:酿 积渐
某种习惯是长期逐渐形成的:积习渐靡
因袭某种东西,逐渐形成了惯例:相沿成例
因袭某种东西,逐渐形成了习俗:相沿成俗
因袭某种东西,逐渐形成了习惯:相沿成习
长期保持下来的习惯逐渐形成一种风俗:积习成俗 积习成风
自然形成:生成 生就
自然而然形成,不刻意做作:不落形迹
明显形成:显结
(发展变化而形成某种事物或某种局面:形成)

☚ 成为   造成 ☛
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

语出《学记》第一节。原文为:“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虑”指执政者个人的施政意图,“宪”是国家成法,二者均为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求善良”意为招求善良之士。“謏闻”意为“少有声闻”或“诱致一些声誉”。“就贤体远”的“就贤”指礼贤下士,“体远”的“体”在这里是怀柔的意思,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贤人”和“远人”都是统治者争取、笼络的对象。“君子”即统治阶级成员,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化民”的“民”指自由平民,包括当时由贵族下降和从原来“工商食官”的“匠民”改变了成份的那部分人,都是统治的对象。“其必由学”,意指从统治阶层说,要求本阶层子弟学好统治人民的本领,所谓“学为君”。全句意为: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成法,依靠宗亲贵族中善良的人辅佐治理国家,只能诱致一些声誉,但还不能使统治阶层中较多的人拥戴自己;延揽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上层人物,可以取得较多的人的拥戴,但还不能使所有的自由平民顺从自己。统治者如果要平民都受到感化,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达到目的。

☚ 长善救失   反求诸己 ☛

化民成俗huà mín chénɡ sú

指教育能感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也作“成俗化民”。

化民成俗huàmín-chéngsú

〔兼语〕 教育感化百姓,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风尚。语出《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孙中山《兴中会章程》:“切实讲求富国强兵之学,~之经。”
△ 多用于指施政方略。
【近义】化民易俗。
也作“成俗化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