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北新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北新闻1921年8月20日(一说13日)创刊。社址在东马路三多街,后几经迁址,1925年迁入法租界。经理周佛尘,总编辑先后有涂培源、包天笑、朱晓芙、王天未等。日刊,对开型报,印发3000份。该报曾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其增刊“明微”发表过李大钊的《马克思经济学说》、光亮的《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应用》等多篇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论著和译文。目前从保存下来的报纸可以看到有“新闻”、“农民”、“绿林周报”、“电影”、“妇女”、“少年”等13种副刊,内容涉及广泛,值得重视和研究。1933年10月(一说1932年3月)停刊。 华北新闻 华北新闻1930年创刊于济南,抗日战争开始后休刊,日本投降后复刊,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时停刊。社长赵自强,总编辑方奈何、董子安。该报是赵自强接受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李延年等以同乡名义的资助办起来的,当时是4开8版的小报,除大量刊登商业广告外,还通过《国际琐闻》、《本省新闻》、《社会曲线新闻》、《周事述评》和《舆论选粹》等栏目,向人们提供不少新闻;同时,通过《商业新闻》、《工商消息》等栏目传播经济信息;在六版上专门开辟了《妇女》专栏,反映、探讨妇女运动和妇女问题;七版是《大观园》副刊,登载杂文、诗歌、游记、小说连载、作家轶事,还辟有《各地风光》、《科学》、《儿童》、《社会服务》等栏目,以适应不同阶层读者的需要。在济南当时销售份数较多。抗战时期该报在济南休刊后,曾出版过西安版、重庆版,1945年10月在济南复刊,赵自强仍任社长。复刊后改为4开4版,日发行量在12000份左右。一、四版主要发中央社消息及各地来申;二版为综合版,有《政论》、《时评》、《名人轶事》、《杂谈》、《社会服务》等专栏;三版为文艺版。复刊后的《华北新闻》为了争取读者,扩大订户,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附设电台,不仅发中央社消息,也大量发表“本报各地专电”,口径偶尔有别于中央社;二是增加《社论》和《园丁之话》栏目,在国民党当局允许的范围内,发表点与当局“不协合的声音,但大量的报道还是根据国民党政府的需要,做反共宣传。1948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赵自强到台湾拟出《华北新闻》(台湾版),但未能遂愿。 ☚ 华北航业 华光日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