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低碳经济实践及经验
德国政府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将气候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并通过立法和约束性较强的执行机制制定气候保护与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模式。德国在低碳经济实践和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具体的实践及经验是:
❶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德国的资源利用与环保立法分为联邦法律、州宪法和法律,以及地方立法三个层次。根据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和合作原则,2000年颁布 《可再生能源法》,2004年颁布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005年颁布 《电器设备法案》。这些法律法规出台的目的,在于推动德国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国民经济中的能源供应成本,保护气候、自然和环境。
❷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全方面政策。一是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德国凭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技术,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初现端倪。汽车行业的转型又带动了整个德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德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了 “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目标是至2020年使德国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可再生能源的销售额达到290亿欧元,可再生能源占德国发电总量的15%。德国新能源企业每年产值达到250亿欧元,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25万个。三是大力投资气候变化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是德国科研政策的一个重点,德国政府计划在未来6年里,投资20亿欧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德国还在互联网上对公众开放气候变化预测图,任何人都能在图上方便地查到截至2100年德国各地气候变化预测结果,便于公众和决策者分析利用。
❸税收调节。德国开征了生态税。生态税是以能源消耗为对象的征税,是德国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举措,税收促进了能源节约、能源结构优化,提高了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德国生态税自1999年4月起分阶段实行,主要征税对象为油、气、电等产品。为挖掘工业领域蕴藏的巨大节能潜力,德国政府计划在2013年之前规定企业享受的生态税优惠与企业的节能管理挂钩。
❹鼓励企业实行现代化能源管理。德国工业蕴藏着巨大的提高能效的潜力,如动力装置、照明系统、热量使用和锅炉设备等都有进行节能改造的空间。德国政府计划在2013年之前与工业界签订协议,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企业是否实行现代化能源管理挂钩。对于中小企业,德国政府经济部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已建立节能专项基金,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基金主要为企业接受专业节能指导和采取节能措施提供资金支持。
❺实施排放权交易。德国政府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竞争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实现最佳配置,减弱排放权限制给经济造成的扭曲,同时也间接带动了低排放、高能效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于2002年开始着手排放权交易的准备工作,当时环保局设立了专门的排放交易处,并起草相关法律,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前,对所有企业的机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以研究结果作为发放排放权的基础。发放排放许可后,如企业排放超过额定量,必须通过交易部门购买排放量,否则要缴纳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