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升麻葛根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升麻葛根汤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又名平血饮。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不拘时服。功能辛凉解肌,透疹解毒。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或未发。近代常用治麻疹、风疹、疱疹、感冒、肺炎等温疫热毒诸症。方中葛根清热解肌透疹; 升麻升阳透表; 芍药和营泄热;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则解肌透疹,和营解毒。
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栀子、升麻、葛根、白芍药、柴胡、黄芩各一钱,黄连、木通、甘草各五分。水煎,不拘时服。治心火炽盛,更兼酷饮嗜热而生心痈,始发巨阙穴处,隐痛微肿,令人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升麻葛根汤 《闫氏小儿方论》

【组方药物】 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300克 葛根450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2~3服,以病去身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主要功效】 辛凉疏表,解肌透疹。
【适应病证】 感受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痛;麻疹初起,发而不透。
【临床验证】 1.风热感冒:以本方治疗40例。结果:全部有效(《黑龙江中医药》1966,5 : 38)。2.带状疱疹:以本方加紫草治疗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20余例,均获有效(《新中医》1977年增刊:51)。3.中心性视网膜炎:以本方加连翘、公英、知母、丹参治疗23例。结果痊愈20例,平均疗程45天,另3例效果不显(《医方发挥》28)。4. 口肌板滞:报告以本方治愈1例(《江苏中医杂志》1987,4:7)。
【方义分析】 此为世传钱乙之名方,据笔者考查,当为《闫氏小儿方论》方。方中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芍药和营泄热;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诸药。四味合用,共奏辛凉疏表,解肌透疹之功。故可用于风热感冒,麻疹初起等症,若有里热可仿《类证活人书》升麻黄芩汤加黄芩以清之。


升麻葛根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组方药物】 山栀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各3克 黄连 木通 甘草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用水4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服。
【适应病证】 心火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心痈,巨阙隐痛微肿,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升麻葛根汤shēngmágěgēntāng

又名平血饮。《阎氏小儿方论》方。升麻、葛根、白芍、炙甘草各等分。为粗末, 每服四钱, 水煎服。功能解肌透疹, 和营解毒。治麻疹初发, 或发而未透, 症见发热恶风、喷嚏咳嗽、目赤流泪, 舌红苔白, 脉象浮数。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

本方出自《阎氏小儿方论》。方由干葛(细锉)、升麻、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组成。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功能辛凉解肌,清热透疹。主治麻疹未发,或发而未透,发热恶风,头痛,肢体痛,咳嗽,喷嚏,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浮数者。本方所治证属麻疹初起,发而不透,治宜辛凉透疹,清热解肌。方用升麻、葛根辛凉透泄,清热解毒为君;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和营凉血,透疹解毒为臣,配合君药解肌宣透,发疹而清营凉血,解疫毒以资汗源,使疹随汗透。故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解肌发表的作用。临床上用以治疗麻疹初起,发而不透者。若麻疹已透,邪热已退者不宜用。

☚ 柴葛解肌汤   竹叶柳蒡汤 ☛
000037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