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番

十番

即“十番锣鼓”,民间器乐的一种。明朝时流传于江南一带,尤以苏州、无锡、宜兴一带最为著称。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为一种套曲,系由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曲牌来源于元、明南北曲和民间小曲。演奏形式有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等等。演奏者多为村镇的专业或业余音乐组织即吹鼓班子。演奏用的乐器较多,主要有笛、笙、箫、琵琶、三弦、二胡、鼓、锣、铙、钹、拍板、木鱼等。

☚ 立部伎   和声 ☛

十番seik5huang44[sεiɂhuaŋ]

福州地区的民间音乐合奏,所用乐器有鼓、钹锣和弦管乐器。演奏地方小调或戏剧音乐。清代乾嘉年间即已流行。又称为 [十番伬]。

十番shí fān

民间音乐名,参“打十番”: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上女孩子传来。(七六·18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