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寿州光复
辛亥革命中,安徽寿州(今寿县)光复的形式独具一格,是革命党人发动农民夺取政权较为成功的典型范例。
1906年7月,寿州革命志士张汇滔在东京加入同盟会,随即受命回皖活动。次年,他联络王庆云、袁家声、岳相如、张纶等在寿州建立“信义会”,入会誓词与同盟会相同,实际上就是同盟会的分支机构,很快发展到千余人。1908年,张汇滔等打算于农历三月十五日城北四顶山香会之期起义,因机密泄露而未能发动。安庆马炮营起义时,他们曾准备响应,又因安庆方面很快失败而未果。由于官方对信义会的活动已有所察觉,张汇滔一度避居怀远萃华学堂。次年,张回到寿州,组织农会,以同盟会员毕靖波任总理,本人任坐办,又以当选为省谘议局议员的王庆云任教育会副会长,利用这些合法的机构、合法的身份掩护革命活动。王庆云还向安徽巡抚朱家宝建议:皖北匪势日炽,应组织地方团练以资镇慑。朱家宝即委任他为寿州团防局局长,并拨给他700支毛瑟枪。王与张汇滔等商量后,于离城较远的东乡曹家庵建立团防局,然后通过农会组织联庄会,每10人编成1班,3班为1小队,3小队为1大队,大队直属团防局指挥。于是,革命党人直接组建起一支1000余人的农民武装。
武昌首义成功的消息传来,寿州革命党人当即于11月2日在涧口集举行会议,定于11月5日举义,并作了较为周密的军事部署,决定由王庆云率一部主力进驻城东南郊,由岳相如率一部主力进抵城北,准备攻城;由袁家声等率300人扮作商人,潜入城内,进攻总兵署;由萧良朴等率300人扮作农民,混进城里,攻打州署;由廖海粟等率200人攻清军马营及游击署;由张少山率百人攻巡防营;由郭行健等率预备队负责打开城门;由李鸿勋等率30人负责在城中拆除行军障碍物;由程华亭率一部分人负责看管清朝官员的家属。革命党还多方设法分化瓦解敌人,派张伦、李诱然专门出入官府,为革命虚张声势,并暗中做通了马营管带和巡防营三位队官的工作。
11月4日,革命党人起事的风声越来越紧,清朝官员人心惶惶。经绅士朱树声、孙多敉、朱金堂、鲍兰标等游说,寿州知州魏业辂放弃抵抗,寿县知县孙绍英、总兵李定明弃城逃遁。晚9时许,起义队伍赶到城外,城内革命党人迅即打开城门,巡防营管带杨世元企图抵抗,其部下已纷纷倒戈,起义军兵不血刃占领寿州。11月5日正式宣布寿州独立。
随后成立淮上国民军,推王庆云为总司令,张汇滔、袁家声、张纶为副司令,张汇滔兼任参谋长,统一了军队建制,军队扩充至2万余人。然后分兵数路,相继光复了皖北的绝大部分州县和皖东、皖西、江淮之间的部分州县,极大地推动了安徽辛亥革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