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史·文苑传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史·文苑传论 北史·文苑传论史论名篇。唐代李延寿撰。论文禀太宗“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贞观政要》卷七)之旨意,在叙述自十六国至隋的文学发展概况的同时,对文学的作用和南北方文学的不同风格及其历史成因发表了看法。文章认为,文学具有“穷神知化”和“经邦纬俗”的巨大作用。历史上的优秀作品,影响深远:“其离谗放逐之臣,途穷后门之士,道轗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滓,自致青云,振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者往往而有矣。”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文学风格,但文学的社会作用却不会消失:“虽时运推移,质文屡变,譬犹六代并奏,易俗之用无爽;九源竞逐,一致之理同归。”故所论北方文学“牵于战阵,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非其才有优劣,时运然也”的观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关于南北文风之异,作者指出:“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彼此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胜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美尽善矣。”此论虽立足艺术辨析,却折射出文化大一统思想予文学之时代要求。文章对“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丧,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的现象和萧纲、萧绎、徐陵、庾信等人的文风及其“煽于关右”的影响颇有微词,以为皆“亡国之音”而“无所取裁”,亦体现了作者的正统儒家文艺观。 ☚ 古赋辨体序 北齐书·文苑传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