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的一个著名进步团体。1919年3月23日,该团体在北京大学理科校长室召开成立大会,通过简章,明确讲演团的宗旨是“增进平民智识,换起平民之自觉心”。选举邓中夏、廖书仑为总务干事。初时只有39人,后来发展到70人,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映它是一个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组织。主要人物有:邓中夏、廖书仑、邓康、罗家伦、康白情、黄日葵、许德珩等。讲演团的活动,主要是通过露天讲演和出版刊物的形式,向北京市内广大小资产阶级群众和市民作宣传,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达到平民教育的普及,用以补助学校教育的不足。宣传的内容着重于反帝反封建,结合当时形势,紧密联系实际,包括反日爱国、民主自治、破除迷信、反对陋习、普及科学知识、提倡文化学习等方面。不少团员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进行临街讲演,很受群众欢迎。讲演团的活动,开始时仅限于城区,从1920年4月起,开始深入到丰台、海淀、长辛店等地的农村和工厂,实际走上了知识分子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很有意义的。1920年暑期以后,讲演团内开始分化,活动范围缩小。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讲演团实际上逐渐演变成小组的外围组织,有的团员同时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讲演团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25年。 ☚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北京新闻学校 ☛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团体。由邓中夏(邓康)、廖书仓等发起组织的。1913年3月在北京大学成立。邓中夏先后担任该团的总务干事和编辑干事,长期负责实际领导工作。团员最多时达六、七十人。团员成分复杂,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宗旨是: “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主要是在城市、农村和工厂作不定期或定期的演讲,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北大最早的共产党员,大部分是讲演团团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