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chemical burn系广指由各种化学物质所致的烧伤。最常见的有强碱类烧伤、强酸类烧伤、磷烧伤等。化学烧伤需尽快除去化学性烧伤物质,中和其余物。对面部、眼部烧伤需特殊处理,以防造成严重继发损伤。 化学烧伤chemical burn是由化学制剂所致的皮肤、粘膜及皮下组织损害。约有2 500种化学制剂能引起化学烧伤。它们除具有热力烧伤的特点外,还具有化学伤害的特殊性,可使蛋白凝固、脂肪皂化、组织损害程度深等。某些化学毒气还可引起呼吸道吸入性损害及全身中毒。处理要点是彻底清除所沾染的化学制剂(用清水冲洗),采用中和疗法,防治全身中毒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烧伤。化学烧伤往往伴有热力烧伤,具有热烧伤的共性,但由于各类化学物之特性不同,因此造成的损害也各异。某些化学物除可造成烧伤外,还可从烧伤之坏死皮肤上被吸收中毒。有的化学气体被吸入呼吸道后可造成呼吸道的烧伤,化学烧伤可分成二大类: 无合并中毒之化学烧伤 (1)酸烧伤: 酸造成细胞脱水,蛋白变性。痂皮或焦痂的色质随酸的种类而异,硝酸烧伤者为黄色,硫酸为黑色或深棕色,盐酸或石碳酸为白色或黄色。酸烧伤后,创面干燥,边缘分界清楚,肿胀较轻。由于其肿胀较轻,因此休克期补液量相应较少。酸烧伤并不向深层组织侵犯,唯氢氟酸例外。 氢氟酸在接触的当时,因无疼痛而被忽视。数小时后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其进行性的渗透可使组织的破坏深及骨质。局部组织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急诊处理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也可将5~10%葡萄糖酸钙注射于烧伤局部。如以氯化钙作游子导入则较钙剂之局部注射更为有效,游子导入需一日数次直至疼痛消失为止。钙离子与氢氟酸结合成氟化钙,不但可减轻疼痛,且可预防组织破坏及骨质的进行性损害,创面可涂2:1之甘油氧化镁糊剂。 (2) 碱烧伤:碱烧伤除可使局部细胞脱水外,还可侵入深层组织,皂化皮下脂肪,脂肪皂化时产生的热量,使更深层组织继续坏死。因此碱烧伤一般要比预计更深,休克期失液量大。碱烧伤应强调现场冲洗。如系生石灰烧伤,应将石灰粉末拭去,然后再用水冲,以免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烧伤。 (3) 氨水烧伤:氨水即氢氧化铵,它引起之皮肤烧伤一般为浅二度。高浓度较长时间的吸入后可造成喉痉挛及呼吸道烧伤,口、鼻腔分泌物极多,严重者需作气管切开。伤后第二天即可有坏死的气管、支气管内膜脱落,自气管切开口咳出或吸出,此时需加强护理。粘膜脱落后,气管及支气管内即形成感染创面,并发气管支气管炎;脱落之粘膜或炎症肿胀的支气管堵塞气道,可造成局部肺不张。故应加强局部及全身抗菌治疗。 (4) 沥青烧伤:如单纯接触热沥青烧伤,而没有吸入沥青蒸气,不会造成沥青中毒。因此热沥青烧伤后不必立即清创,可待休克稳定后,待沥青自行冷却。冷却后结成之沥青可连同烧伤之表皮一同移去,忌用大量汽油、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擦洗,以免吸收中毒。 (5) 镁烧伤:金属镁烧伤后如不用手术方法将镁移去,可穿入深部组织,形成溃疡,几周后溃疡逐渐扩大。有时溃疡是潜行性的,底部不规则,可出现红棕色肉芽肿状结节,愈合很慢。镁烧伤后应立即将坏死组织连同镁粒一起切除或削除。 化学烧伤合并中毒 化学物吸收的途径主要为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有时烧伤虽由热力引起,但如表皮剥脱之创面与有毒化学物质接触,即可吸收中毒。 (1) 磷烧伤合并中毒:黄磷可自燃,燃烧的磷颗粒可嵌入皮内,继续氧化燃烧,故磷烧伤往往很深。无机磷经创面吸收可造成严重的肝、肾损害。 现场急救时,先以大量清水冲洗,然后仔细清除磷颗粒。烧伤创面用湿布敷裹,以使磷与空气隔绝(因磷溶于油加速创面的吸收,因此忌用油质敷料),再转送。抵达医院后,揭开创面湿敷,应再用水及2.5~5%碳酸氢钠冲洗创面,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轻抹创面(但忌用大量硫酸铜溶液冲洗或湿敷,以防硫酸铜吸收中毒),使磷颗粒与之化合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铜颗粒,从而使磷与空气隔绝,且便于识别和将其自创面上移去。为防止硫酸铜吸收中毒可于应用硫酸铜的同时应用1%羟乙基纤维素及1%十二烷基硫酸盐的混合物。 磷烧伤的深度创面原则上应急诊手术切除。 (2) 合并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可经创面、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烧伤创面被有机磷沾染后,应用肥皂水轻拭数遍然后用大量盐水冲洗(创面上禁用热水及酒精)。误服者需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洗胃。其对抗剂主要为阿托品及氯磷定。 (3) 合并氰化物中毒:可经创面、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氰化物中毒后病程进展迅速,很短时间即可致命。抢救中毒的主要药物是3%亚硝酸钠及硫代硫酸钠,先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20ml,随即注射25~50%硫代硫酸钠25~50ml(12.5g),以后每1小时重复一次,直至病人心血管及呼吸功能稳定,神志清晰为止。注射亚硝酸钠后出现的青紫,不能作为再次注射的禁忌。 (4) 合并二硫化碳中毒: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创面与胃肠道也可有一定量的吸收。目前对此尚无特殊的解毒药物,首先要将病人置于通风处,使毒物自呼吸道排出,创面应以肥皂水及清水冲洗,水分摄入量要大,同时注射高渗葡萄糖及甘露醇,使其代谢产物(无机硫酸物)自尿中排出。 (5) 合并汞中毒:较大面积烧伤创面误涂红汞后,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可用肌肉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及静脉推注二巯丁二酸钠解毒。 (6) 酚烧伤合并中毒: 酚自烧伤创面吸收后可造成肾小管急性坏死。由于酚不溶于水,烧伤后应立即用10%酒精、乙醚、或乙二醇反复擦拭创面至酚味完全消失,并加大水分摄入量,同时用溶质利尿剂,使流经肾小管的酚浓度降低,并利于迅速自尿中排出已吸收之酚。 ☚ 烧伤并发症 放射烧伤 ☛ 00014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