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楷书录语轴
清。纸本。纵137.5厘米,横63.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包世臣(清乾隆四十年—咸丰五年,即公元1775—1855年),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嘉庆间举人,官新喻知县。善属文,工书法。在书论和碑帖考订上有独到建树。提倡扬碑抑帖,继承善與人交久而能榮且溺之耦𥞩甘山林之杳藹遁世無悶恬佚淨漠包世臣寫阮元两论(《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对清中期以后书法界刮起的北碑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著有《安吴四种》,及著名的《艺舟双楫》。此幅作品,楷书录语:“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𥞩甘山林之杳蔼遁世无闷恬佚浄漠。”《安吴四种·叙录》载:“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碑,晚习二王,遂成绝业。”从这幅书法中,可见到颜字浑厚阔展,也有北碑方整刻露的特点,而更多的是一种博大有力的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