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加速发展氮肥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加速发展氮肥工业 《加速发展氮肥工业》这是陈云1961年5月16日为中央化肥小组起草的给中共中央的报告。经中央批准后,这个报告作为中共中央文件下发。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毛泽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发展氮肥工业就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大跃进”期间,大搞“小、土、群”成风,似乎一切都要搞小型的,这样才能快;同时一切都要“大干快上”,全面开花。而这样做往往造成损失。《加速发展氮肥工业》这个文件,就是总结了上述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氮肥工业应该搞大型的,建设的部署应该是集中力量分批进行,每年建成20万至25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而不应该齐头并进。陈云报告对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而不作另外选择,作了具体分析。第一,关于氮肥厂的规模。小型氮肥厂由于设备质量不好,技术操作很难掌握,事故较多,生产不稳定。而大型氮肥厂,则不论建设和生产,在技术上都是成熟的,生产一直很正常。同时大型厂还可以节约劳动力,集中使用技术力量,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因为大型厂不但比小型厂、而且也比中型厂优越。小型厂虽有它的优点,但因技术不过关,还需继续试验,不易普遍建设。而建设年产5万吨的大型氮肥厂,从建设的时间和节约材料、设备的角度来看,一次建成有利,也就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关于氮肥厂建设的部署问题。报告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由于布点多,材料和设备供应不足,从1958年到1961年还没有建成一个,形成搞多了都完不成的局面。因此,每年建设规模,共8个到10个厂,即每年40万—50万吨的建设规模交错进行。这样的建设规模是比较合适的。照此规模来布点,应分步骤先放在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和粮食高产区布点,而不能全面铺开、齐头并进。执行这样的方针,应当是加速氮肥工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为执行这一方针,还必须采取进口重要材料,定点制造设备、成套供应氮肥设备、保证国内材料的供应、消除配套设备中的薄弱环节,并在建设中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陈云这个报告,不但为氮肥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和办法,也对其他工业的发展有着借鉴作用。这是由于这份报告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遵循了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因而提出的意见是切实可行的。全文约4 800字,载《陈云文选(1956—1985年)》。 ☚ 同炭子冲农民的谈话 做好外贸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