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 William Arthur,1915—1991)提出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该模型由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和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组成。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低下,甚至低到零。这一部门减少劳动力,对本部门总产量没有影响。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和资本的扩张速度超过人口增长,因此工业部门有可能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在这样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工业部门中工人的工资不是由工人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而是由传统农业部门农民的平均收入来决定。一般来说,工人的工资水平略高于农民的平均收入。这样,当工业部门以现行工资率增雇工人时,就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就能在现有的工资水平下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种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共性,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资本家增加新资本和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工业部门的扩张将剩余劳动力吸收干净。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得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也相应增加,这时工业部门要想获得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整个经济由此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稳定的增长。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资本稀缺,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阶段是当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之后,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刘易斯认为,当今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第一阶段。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作出解释,这一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具有重大意义。但刘易斯模型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定及分析不大符合实际情况,技术进步因素被忽略,农业部门的发展未受到重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