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宗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宗周1578—1645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起为仪制主事,因上疏指斥魏忠贤,被削籍去官。崇祯元年(1628年)召为顺天府尹。后谢病归。崇祯八年再起入朝,上疏批评思宗“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烦,进退天下士太轻”。指出“流寇本朝廷赤子,抚之有道,则还为民”。旋任工部左侍郎。崇祯十四年因直言得罪思宗,革职为民。南明福王立,不受职,自称“草莽孤臣”,疏劾马士英,遭马党忌恨,险被暗害。南明政权亡后,绝食死。曾受业东林书院。后筑证人书院,集众讲学于蕺(ji)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其学以“诚敬”为主,“慎独”为功。宗程朱理学,认为“理”永存不灭。但反对“理生气”的说法,“理即是气之理,断然不在气先,不在气之外。”门生极多,黄宗羲、陈确均从其学习过,尤以黄宗羲受他思想影响最深。著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 刘宗周/自勖箴/学戒四箴 ☚ 扇箧铭 刘宗周 ☛ 刘宗周 刘宗周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号念台,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天启初,为礼部主事,历右通政,因弹劾魏忠贤、客氏,削籍归。崇祯初,起为顺天府尹,奏请不报,谢病归。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因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又复原官,弹劾马士英、刘孔昭等人,不听,乞骸骨归。杭州失守,绝食二十三日卒。为人刚正,忧国如家。有《论语学案》、《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刘宗周 自勖箴 ☛ 刘宗周1578—1645中国明末思想家。字起东,号念台。因曾讲学于蕺山,故人称蕺山先生。浙江绍兴山阴县人。20岁举于乡,24岁中进士。历任顺天府尹、南京左都御史等职。但其间亦因结识东林名士,联劾阉党触怒宦官权臣而遭三次革职。曾于“东林、首善、证人三书院讲学二十年(自述十五年)”(《黄梨洲文集》)。崇贞自缢后,曾组织乡勇图复国君之仇,南明覆亡后,“绝食而死”(《年谱》)。从“盈天地间一气也,气即理”(《学言中》)的气一元论出发,在伦理思想上则提出,“盈天地间一性也,而在人则专以心言。性者心之性也。”(《原性》)主张“心为身本”,“意为心本”而“主宰心”(《学言下》)。明示“意”即“一元生生之气”,生生不息之仁。故“意”“有善而无恶”(《问答》);而心之随感而发的“念”则是“可善可恶”的。强调要防“恶念”,举“善念”。而为此则要靠“心之官”即“思”来权衡,即通过“化念归思”,提高道德的自律性来实现。创“慎独”说。提出心是一种独体,是一切道德情感意念尚未萌发时的精神状态,并视其为无善而至善的道德本体,是人的本性和“率性之道所从出”(《人谱》)。强调本体与功夫,即人的道德伦理根据与道德修养的一致,主张把二者统一起来,坚持“慎独”,“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 (《中庸首章说》)认为“不慎独”就不可能“识得天命之性”,且由此而视“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孔门之学,慎独二字最为居要。”(《圣学宗要》)故为学要“以慎独一为宗旨”。进而亦提出,“体独”、“知几”、“定命”、“凝道”、“考旋”、“作圣”等6条“证人要旨”,“证其所以为人,证其所以为心”(《证人要旨》)。力倡在五伦中切实体验至善的独体,并由五伦推于天地,融于宇宙万物,以至于圣人之域。强调道德的纯洁性,重义而轻利,以为功利必将流为刑名,故“凡一切计功谋利之心,儒者不可有” (《会语》),重视“人生末后一着”,以身殉君国。认为王学主无善无恶,“其弊也必为老、庄,顽纯而无耻”;朱学倡善善而恶恶,“其弊也必为申、韩、惨刻而不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刘宗周的伦理思想对黄宗羲、陈确等思想家有很大影响。后人编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 刘宗周1578—1645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山阳(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南京左都御史。筑证人书院,讲学授徒,门人中有黄宗羲、陈确等硕儒。认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万物均从即有即无的元气中化生出来。反对“理在气先”,提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创“慎独”说,力倡“诚敬”。以心为主宰,以气贯通“性、道、理”。著作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 刘蕺山集/刘蕺山文/刘子文编/瞿忠宣公集/瞿式耜集 ☚ 宋布衣集 刘蕺山集 ☛ 刘宗周1578~1645Liu Zongzhouscholar,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刘宗周1578—1645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南明政权复亡,绝食二十日而卒。因讲学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黄宗羲、陈确是他的学生。筑证人书院,提倡“诚敬”、“慎独”之说,基本思想不脱宋明理学范围。著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