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决策树法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见“决策树分析”。 决策树法在风险型决策中,处理多阶段、多层次、多种可能性问题的一种以树形图表示的方法。该图形称为“决策树”。决策树的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 (1) 决策节点,以空心圆圈表示。这是决策的初始点。(2)从决策节点引出的连线,称为“方案分枝”。每一条分枝表明一个行动方案,有几个行动方案就有几条分枝。(3) 方案节点,或称“机会节点”、“状态节点”,以黑心圆圈表示。(4) 从方案节点引出的连线,称为“概率分枝”。在每一条分枝上,注明某种结果实现的概率。(5) 结果节点,以空心方格表示,表明各种最终的结局,可通过相关计算求得各个效用值。对比效用值的大小,可选出最优方案。 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将决策过程各阶段之间的逻辑结构用一张箭线图来表示,并以此作出决策的方法。决策过程包括确定决策目标,制定可行方案,评价并选择可行方案,实施方案四个阶段。这些阶段与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密切相关。决策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描述工具来表达。常用的描述工具有决策损益表和决策树。与决策损益表相比,决策树比较直观,而且易于处理多阶段的决策问题。决策树的结构如图11-13。 图11-13 例:某公司计划生产一种产品,预计该产品生命期为10年。可能的生产方式有三种:A1扩大现有生产线,A2委托外协厂,A3新建生产线。未来市场的可能状态有三种:Q1销路好,Q2销路一般,Q3销路差。各状态的概率为P(Q1)=0.5,P(Q2)=0.3,P(Q3)=0.2。各方案在不同状态下年收益值见表11-27:
可见,以决策损益表来分析,应选择A1扩大现有生产线。以决策树分析如图11-14。 在这个例子中处理的是一阶段决策问题,也就是只做一次决策,但决策树的长处在于处理多阶段的问题,举例如下: 图11-14 例:某公司计划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可能的方案有:新建生产线,投资800万元;改建现有生产线,投资200万元;如果是改建现有生产线,两年后可扩建,投资500万元。市场可能的状态有两种:销路好;销路不好。两者发生的概率分别是0.7和0.3。在市场销路好时,新建生产线可盈利300万元,改建可盈利100万元,扩建可盈利400万元;而在市场销路差时,新建生产线将亏损100万元,改建则仍可获利30万元。以上数据值均指每年数值,考虑期限为10年,求最优决策。 解:决策树如图11-15。 各状态结点的损益值如下: ❶:300×10×0.7+(-100)×10×0.3-800=1000(万元) ❸:400×8-500=2700(万元) ❹:100×8=800(万元) Ⅱ:因2700>800,所以剪掉“维持”方案枝,本结点的损益值为2700(万元)。 图11-15 ❷:(2700+100×2)×0.7+30×10×0.3-200=1920(万元) Ⅰ:因1920>1000,故剪掉“新建”方案枝,本结点损益值为1920万元。 从Ⅰ、Ⅱ剪枝情况可以看出最优决策为:先改建生产线,两年后市场销路若好,则扩建。 ☚ 贝叶斯决策分析法 效用决策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