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地主warlord landlords掌握军权,直接凭借军事势力兼并和经营出租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地租剥削的近代旧式军人地主。是近代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地主中特别凶恶者。 军阀地主形成于辛亥革命后,但起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湘、淮军和各省团练等一批地主武装。起义失败后,这些武装和新成立的练军等,逐渐蜕变为私人军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准备了条件。 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丝毫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共同统治中国的总代理人,各自急于物色和培植新的侵略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直系、皖系、奉系、桂系、滇系以及其他各地的大小军阀应运而生。他们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互相火并,并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独裁统治,凭借手中军政大权,大肆掠夺土地,成为新兴的大地主。占地数量,动辄成千上万亩,多的达数十数百万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有名的大地主,几乎全部出身于军阀官僚。 军阀地主是军权、政权和地权相结合的产物,在占有土地、支配佃农和榨取地租方面,比一般地主更加强横残暴。为了获取土地,他们不是圈占官荒、侵吞公产,就是巧取、强夺民田,甚或调兵插签或任意填写空白官契,公开霸占,在短时间内就集中大量土地。一户军阀地主的兴起,往往伴随成百上千户自耕农民的破产。为了加强对佃农的统治,他们凭借暴力把佃农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并动用武装守护宅院田产。催逼地租,私订条规戒律,私设监审刑具,残害“越轨”或欠租佃农。地租剥削更是异常残酷,不但正租苛重,而且任意提高征租面积,加大收租斗秤,摊派无偿劳役,进行额外剥削。不少佃农往往逼得家破人亡。 军阀地主的兴起和膨胀,导致一些地区地主结构、土地占有和封建租佃关系变化趋势的逆转: 地主中的大地主和权势地主数量增加,地主阶级愈加凶恶和反动; 地权集中程度加大; 封建租佃关系中的超经济强制加强,佃农遭受的压迫和剥削空前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