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驹bái jū

《诗经·白驹》谓嘉客乘白驹而来,又乘白驹而去,后用指迎送客友。李白《古风》之四十五: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霍,李白《送杨少府赴选》: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孟郊《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有客乘白驹,奉义惬所适。

白驹

白驹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云:“《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郑笺》云:“刺其不能留贤也。”《鲁》、《韩诗》以此诗为“贤人远引,朋友离思”之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后人有因殷人尚白,大夫乘驹,疑此诗为周武王送箕子所作(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今人有提出“这首诗分明是中春通淫,行执驹之礼时的恋诗”(郭沫若《蠡器铭考释》)。《毛诗》说牵强附会。三家《诗》说为后世多数说《诗》者所遵从,影响颇大。郭说新颖,可供进一步研究。全诗四章,每章六句。写主人为了挽留贤友,将为他驾车的白马的脚系住,再三劝他多住几天,叮嘱他走后不要断绝音讯。言辞恳切诚笃,一往情深。后人评曰:“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馀。”(孙鑛《批评诗经》)

☚ 祈父   我行其野 ☛

白驹

 〔原文〕
 皎皎白驹,
 食我场苗。
 絷之维之,
 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
 于焉逍遥?
 (苗、朝、遥,宵部。)
 皎皎白驹,
 食我场藿。
 絷之维之,
 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
 于焉嘉客?
 (藿、夕、客,鱼部。)
 皎皎白驹,
 贲然来思。
 尔公尔侯?
 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
 勉尔遁思。
 (思、期、思,之部。)
 皎皎白驹,
 在彼空谷。(韩齐空作穹。)
 生刍一束,
 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
 而有遐心。
 (谷、束、玉,侯部。音、心,侵部。)
 〔译文〕
 洁白的小马,请吃我园中青苗。拴起它系住它,让欢乐的今朝慢慢过。我的那位好朋友啊,在这里自在逍遥。
 洁白的小马,请吃我园中豆叶。拴起它系住它,让欢乐的今宵过得痛快。我的那位好朋友啊,在这里做宾客。
 洁白的小马,把光辉带到此地。高贵的客人,这里十分安逸。重视优游好好乐一乐,别作离去的打算。
 洁白的小马,回到那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那朋友像玉一般美好。别忘了给我捎个信啊,别有疏远我的心。
 〔评介〕
 《白驹》四章,章六句。此诗宗旨,《诗序》曰:“大夫刺宣王也。”郑《笺》释为“刺其不能留贤也”。朱熹《诗集传》谓“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明清说《诗》者颇多歧见,明何楷之说尤可注意,谓: 此诗再三言皎皎白驹,则殷人尚白,大夫乘驹,疑为武王饯送箕子之诗。(参阅 《诗经世本古义》)郭沫若否认《诗序》所谓“大夫刺宣王”说,他在 《蠡器铭考释》中评论说:“王亲自参加执驹之礼,可见古代重视马政。(《周礼·校人》和 《庾人》均有执驹之明文)在此,《小雅·白驹》一诗可以获得正确的解释。”“这首诗分明是中春通淫,行执驹之礼时的恋诗。对白驹而絷之维之,即此尊铭所谓执驹或拘驹。诗中言尔公尔侯,正表明公侯也参预典礼。牧场里是有女子的。伊人可能是公侯的仆从,或者同来的公子之类。《鲁颂》有《駉駉牡马》和 《有駜有駜》两诗,我看毫无疑问也是中春通淫时的颂诗。”(《考古学报》总十六册)今人多视为送别诗,写主人对友人的殷勤挽留和惜别之情。
 一、二章反复唱叹,抒写挽留友人的深情。“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絷,用绳绊住马脚。维,拴住马缰绳。永,长,延长。其大意谓拴好友人的小白马,让它尽情吃我园中的青苗,以便和友人共同欢乐的时间更长些。故接下来,有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二句,点明使白驹食苗、“絷之维之”的用意在于留住友人共度自在逍遥的时光。第二章的一、三、五句和首章全同,只是二、四、六句变换了几个字,“苗”易为“藿”,“朝”易为“夕”,“逍遥”易为“嘉客”。通过迭章复唱,突出了挽留友人之诗旨。
 第三章、第四章,除首句相同外,各句皆异。“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贲,饰也。贲然,光彩之貌。“尔公尔侯”指“伊人”,即白驹的主人。逸豫,安乐。期,读为“綦”(qi),极。无期,无极。大意谓: 友人在这里可以得到极大的快乐。可是友人却流露出遁世之念。故接下来,有“慎尔优游,勉尔遁思”二句。慎,重。“优游,犹逸豫”(陈奂《诗毛氏传疏》)。“勉,抑止之辞。” (余冠英《诗经选译》) 此处 “慎”、“勉”二字,下得深妙,有希冀之意,有规劝之思,表达了对意欲遁去的友人的深挚情谊。第四章“皎晈白驹,在彼空谷”,承前“遁思”而来,谓友人终于隐遁“空谷”。而“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母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谓“其人之德美如玉也,盖已邈乎其不可亲矣。然犹冀其相闻而无绝也。” (朱熹《诗集传》卷十一)“金玉者,珍重爱惜之意,恐其别去之后,不通音问。”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遐思即遁思。这里,写出因友人贤者的离去而带来的依依不舍的深情。恰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评: “观其初,则欲絷白驹以永朝夕,继则更欲縻以好爵,而不暇计贤者之心不在是也;终则知其不可留,而惟冀其母相绝,时惠我以好音耳。诗之缠绵亦云至矣。”
 这首诗的抒情特点是曲折、婉转。第一、二章写“爱之欲留之”(郑《笺》),“爱贤而欲絷其驹”,此与好客而至投其辖为同类奇想,其表情达意不能不说婉曲之至。友人终于未能留住,但愿友人时惠好音,从现在的分离、相思,写到未来的心愿、期待,娓娓道来,极尽其深情厚意之能事。孙说:“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陈子展《诗经直解》卷十八引)确实如此。

《白驹》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白驹》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的白马,


食我场苗; 吃我场上的豆苗;


絷之维之,绊住它啊拴住它,


以永今朝。延长欢乐的今朝。


所谓伊人,所说的那位贤友,


於焉逍遥! 来到这里逍遥!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的白马,


食我场藿; 吃我场上的豆叶;


絷之维之,绊住它啊拴住它,


以永今夕。延长今晚的良辰。


所谓伊人,所说的那位贤友,


於焉嘉客! 我家尊贵的客人!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的白马,


贲然来思。很快地跑到这儿。


尔公尔侯,你是尊贵的客人,


逸豫无期。这个地方十分安逸。


慎尔优游,谨慎地过优乐生活,


勉尔遁思! 抑制你逃离的念头!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的白马,


在彼空谷。回到那空旷的山谷。


生刍一束,一束鲜草作饲料,


其人如玉。那个人玉一般美好。


毋金玉尔音,别忘了给我捎个信,


而有遐心! 别存着疏远我的心!



[注释] ①絷:用绳子绊住马脚 维:拴住马缰绳。②永:延长。③贲:通“奔”。贲然,马快跑的样子。④生刍:喂马用的青草。⑤音:音讯。



[赏析] 《白驹》是一首别友思贤的诗。《毛传》指出:“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方玉润曾有疑于此:若宣王不能用贤,“何以眷眷於贤若是哉?其时中兴初定,安知宣王不有贫贱至交不肯出仕王朝,如严光之于汉光武,李泌之于唐肃宗,独行其志以为高者?”(《诗经原始》)这个见解是颇有道理的。


全诗共四章。一、二章写“爱贤而欲絷其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皎皎白驹,食我场藿。”这皎洁的白马,是“况其洁白之贤人”的,表面上写洁白的小马,实为喻志洁的行人。王粲在《赠士孙文始》诗中所云:“白驹远志,古人所箴”即指此义。这两章是设想之辞,希望这位已去的贤者乘白驹而来,吃我场圃里的禾苗和豆叶,那我就“絷之维之,以永今朝”,“絷之维之,以永今夕”。絷,用绳子把马足绊住;维,把马缰绳拴上。绊马拴马都是为了留人,好和这位贤者在一起延长欢乐的今朝,延长一晚的良辰。不仅表现了无限爱慕之情,同时也诚挚地道出了真心挽留之意。既希望这位贤人能长期在这里徜徉、逍遥,并将成为这里的嘉客,情真意笃,厚意感人。


第三章写希望贤者快快到来,担心其优游逃避。开头两句写道:“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贲然,马疾行的样子。明写马疾速地奔驰,实喻尊贵的客人将会迅急地来到。“尔公尔侯,逸豫无期”,逸,安闲;豫,娱乐。此言公侯在外游乐,时间可长可短,无妨在这里多住几天。因而希冀“慎尔优游,勉尔遁思”,谨慎地过优游快乐的生活,抑制逃避遁逸的念头。这里的“慎”、“勉”二字下得深妙,与下章“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相应,从章法上看,前后照应;从感情上看,殷勤思挽,一片诚挚的深情希望贤者丢掉逃避的念头,以便能一展其贤才和抱负。这慎、勉二字有希冀、有劝勉,真挚、诚信之情,是十分感人的。


第四章,前四句写出贤人的高洁身分。“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那位幽隐至空旷山谷中的贤者,其品德洁白如美玉,令人崇敬而神往。“生刍”与“场苗”前后呼应,前面由马及人,这里则由刍及人。故后二句希望以声音相通:“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所谓金玉者,是珍重吝惜的意思,恐怕别去之后不通音讯,以至远而避之。因而希望不时地捎个信来,不要把自己的声音看得金玉般宝贵。这里约之诚恳,言之甘美,不仅写出别时之依依,更托出别后之眷眷,均从这希冀、愿望中追叙出来,芳芳悱恻,一往情深;托事写情,情事如画。至此,诗篇把思贤怀友的思想感情,描绘到了极境。正如孙鑛所云:“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


“感时歌蟋蟀,思贤咏白驹。”(曹摅《思友人》)“穴疑丹凤起,场似白驹来。”(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昔人留下的这些诗句都与思贤怀友相关,由此可见《白驹》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诗经》-《白驹》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千百年来生离死别一直被人们视作最为伤怀的事情,特别是在古时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文学作品中伤别离的主题尤甚。本篇即是一首送别诗。
 本诗共四章,每章六句。“驹”即小马,它是给将远行的客人拉车用的,这里以白驹代指客人。诗人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 白驹啊白驹,快去吃我菜园中的豆苗吧,我要绊住马足,拴牢缰绳,为的是让我那位高贵的客人,在这里逍遥而不离去。前三章表达的中心意思大致相同:写在客人远离之前,主人对他百般细致地说服与挽留。“食我场苗”、“食我场藿”、“絷之维之”这些都是好客的主人为挽留客人达到“于焉逍遥”、“于焉嘉客”、“逸豫无期”的目的而采取的殷勤的留客举动。“场”即“圃”,菜园的意思;“藿”,刚刚长出的豆儿;“苗”即豆苗;“絷”、“维”挽留白驹的动作,絷是绊住马足,维是拴住马勒。明明是要留住客人,但作者对客人着墨很少,而是详写挽留客人的白驹的殷勤,这是婉曲的表现手法。白驹是给客人拉车的,牢牢地拴住了它,让其在主人的菜园中乖乖地吃豆苗,那么客人自然地就留住了。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主人留客之心的真诚和迫切,反映了主客之间往日结下的深厚友情,同时也暗示出一旦客人离去,将会给主人留下永久的思念和惆怅。主人的百般殷勤、苦苦挽留说来也是事出有因的,第三章对客人进行了赞美,继而再次挽留,是本诗的高潮。客人并非平庸等闲之辈,“贲然来思”、“尔公尔侯”是对客人的赞美之辞,“贲然”是光彩的样子,客人实为公侯之属,光彩照人,加之主客间相处融洽、感情深厚,美主嘉宾,二难俱在,怎能不使主人由衷地发出“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的挽留呢?“慎”是重的意思;“勉”作抑止之辞;“遁”即“迁”,指离开。可惜好景不长,客人执意要离去,主人在无可奈何之余,向客人倾诉了别离后的希冀:“勿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这便是第四章的一个内容。
 在这难挨的生离之际,面对即将登车远去的挚友,诗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悲哀,发出了由衷的告诫: 不要一去就音信杳然,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要记住这里有一颗思念的灵魂,你的音信将是我孤独寂寞中唯一的安慰。客人铭记着主人的告诫,登程上路。主人长时间地站在分手的地方,望着友人的车驾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深谷之中。友人真的离去了,留给了主人思念的痛楚,友人的音容笑貌却依稀可见,往日的契阔谈聊仍历历在目。别后的相思着折磨着主人,痴情使诗人的思绪长上了翅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想象在空茫、冷寂的深谷中,一匹漂亮的白驹正吃着一束青草,车上坐着的正是自己那位品德高尚的友人。那么友人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可能恰恰在想念他那位殷勤好客的主人吧……。以上所述的细节,诗人只用第四章寥寥六句话概括了,这是限于诗歌语言形式的精炼和简洁,无法过多赘述。但是读者却应从诗人饱蘸了感情的诗句中,利用自已的想象再现作者诗所未尽的内容,唱出他的弦外之音,这样才能完成与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无名诗人在感情上的媾合与共鸣。
 送别诗容易写得感伤,格调低沉。只有唐代诗人在感伤的同时,进发出乐观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如“莫愁前路无知几,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海内存知几,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川》),这是与盛唐气象分不开的。本诗约产生于西周末至春秋期间,思想境界自然无法与唐诗相提并论,但我们读后的感觉也并不都是伤感,更多的是主客间真诚、挚爱的友情,这是难能可贵的。

白驹 - 唐诗典故 - 可可诗词网

白驹

 【出典】 《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释义】 《白驹》咏贵族挽留客人,诗中谓客人乘白驹而来,受到欢迎,又乘白驹而去。后世用作咏迎送友人的典故。
 【例句】 ①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2581)这里化用《白驹》语意,表现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②有客乘白驹,奉义惬所适。(孟郊《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4215)这里化用《白驹》语意,谓张从事到来。

诗词《白驹》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11)

 
 【注释】 ①皎(jiao绞)皎:洁白貌。驹:少壮骏马。在此暗示骑者之美。场苗:场圃之禾苗。据下文言藿,此处应指豆苗。②絷(zhi执):用绳绊住。维:用绳拴住。此句意指把马拴住,莫让心爱的骑马人离去。永:长。用为动词。③伊人:那人。指爱人、骑马者。与《秦风·蒹葭》怀人名句“所谓伊人”同义。於焉:在这里。於,在。焉,这里。《诗毛氏传疏》:“《玉篇》: ‘焉,是也’,言於是逍遥也。” ④藿(huo货):豆叶。亦泛指草木嫩苗。⑤嘉客:快乐的客人。《尔雅·释诂》:“嘉,乐也。” ⑥贲(ben奔):通“奔”。一说:贲,美。贲然,光彩貌。思:语气词。⑦尔公尔侯:你是公?你是侯?反问句,意即你既非公又非侯。逸豫:自在、安乐。豫通娱。无期:读为綦,即无极。一说:没有限期,指可永久住下去。⑧慎尔优游:好生地逍遥快乐。慎,好生地,真诚的。优游,犹逍遥。勉尔遁思:打消你离去的想法。勉,通免。遁,离去。⑨空谷:深谷。马儿离去了,走入深谷中。⑩生刍一束:一束喂马的青草。生刍,青草。此义甚为含蓄,读之可以联想起《周南·汉广》之句:“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其人如玉:其人美好如玉。《诗经》多用“如玉”二字赞美男子或丈夫。例如《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11)遐心:疏远之心。遐,远。
 
 【译文】 皎皎可爱一白驹,前来吃我场中苗。拴住它呀系住它,莫教今朝又跑掉。是为我那心上人,在此快乐又逍遥。皎皎可爱一白驹,前来吃我埸中藿。拴住它呀系住它,莫教今晚走得脱。是为我那心上人,在此逍遥又快乐。皎皎可爱一白驹,想你惠然来此地。你既非公又非侯,可以逍遥无限期。劝你好生享安乐,莫想轻易就分离。皎皎可爱一白驹,今日离去在深谷。我手空拿一束刍,想思其人美如玉。可莫珍惜你音信,从此疏远不相顾!
 
 【集评】 明·钟惺:“(三章)慎勉二字下得深妙。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与此二字正相应。”(《评点诗经》,《诗经直解》卷十八)
 明·孙:“(四章)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韵有余致。”(《评点诗经》,《诗经直解》卷十八)
 清·姚际恒:“(三章)四句四‘尔’字,缠绵之音。”“(四章)曲终之句,益觉缠绵。”(《诗经通论》卷十)
 
 【总案】 此为一篇情歌。女主人公当场苗正盛之时接待了她的爱人(或丈夫)。她心情兴奋,想把马儿拴住,让他多留些时候。爱人离去了,她手中还拿一把牧草,嘱他多通音信,不要疏远她。《诗序》解此诗:“《白驹》,刺宣王也。”《毛传》解释云:“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此皆汉儒附会。《诗集传》亦大体如此说:“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也。”历来多把思贤咏白驹用为先秦旧典,其实这是误解,诗中并无此意。全诗共四章。前两章回环叠咏,后两章变调,而仍从“皎皎白驹”赋起。《诗集传》注三章:“赋也。”

白驹

参见[过隙驹]。李绅《移九江》:“隙光非白驹,悬磬我无虞。”

白驹

白驹

〔原文〕
皎皎白驹,
食我场苗。
絷之维之,
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
于焉逍遥?
(苗、朝、遥,宵部。)
皎皎白驹,
食我场藿。
絷之维之,
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
于焉嘉客?
(藿、夕、客,鱼部。)
皎皎白驹,
贲然来思。
尔公尔侯?
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
勉尔遁思。
(思、期、思,之部。)
皎皎白驹,
在彼空谷。(韩齐空作穹。)
生刍一束,
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
而有遐心。
(谷、束、玉,侯部。音、心,侵部。)
〔译文〕
洁白的小马,请吃我园中青苗。拴起它系住它,让欢乐的今朝慢慢过。我的那位好朋友啊,在这里自在逍遥。
洁白的小马,请吃我园中豆叶。拴起它系住它,让欢乐的今宵过得痛快。我的那位好朋友啊,在这里做宾客。
洁白的小马,把光辉带到此地。高贵的客人,这里十分安逸。重视优游好好乐一乐,别作离去的打算。
洁白的小马,回到那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那朋友像玉一般美好。别忘了给我捎个信啊,别有疏远我的心。
〔评介〕
《白驹》四章,章六句。此诗宗旨,《诗序》曰:“大夫刺宣王也。”郑《笺》释为“刺其不能留贤也”。朱熹《诗集传》谓“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明清说《诗》者颇多歧见,明何楷之说尤可注意,谓: 此诗再三言皎皎白驹,则殷人尚白,大夫乘驹,疑为武王饯送箕子之诗。(参阅 《诗经世本古义》)郭沫若否认《诗序》所谓“大夫刺宣王”说,他在 《蠡器铭考释》中评论说:“王亲自参加执驹之礼,可见古代重视马政。(《周礼·校人》和 《庾人》均有执驹之明文)在此,《小雅·白驹》一诗可以获得正确的解释。”“这首诗分明是中春通淫,行执驹之礼时的恋诗。对白驹而絷之维之,即此尊铭所谓执驹或拘驹。诗中言尔公尔侯,正表明公侯也参预典礼。牧场里是有女子的。伊人可能是公侯的仆从,或者同来的公子之类。《鲁颂》有《駉駉牡马》和 《有駜有駜》两诗,我看毫无疑问也是中春通淫时的颂诗。”(《考古学报》总十六册)今人多视为送别诗,写主人对友人的殷勤挽留和惜别之情。
一、二章反复唱叹,抒写挽留友人的深情。“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絷,用绳绊住马脚。维,拴住马缰绳。永,长,延长。其大意谓拴好友人的小白马,让它尽情吃我园中的青苗,以便和友人共同欢乐的时间更长些。故接下来,有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二句,点明使白驹食苗、“絷之维之”的用意在于留住友人共度自在逍遥的时光。第二章的一、三、五句和首章全同,只是二、四、六句变换了几个字,“苗”易为“藿”,“朝”易为“夕”,“逍遥”易为“嘉客”。通过迭章复唱,突出了挽留友人之诗旨。
第三章、第四章,除首句相同外,各句皆异。“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贲,饰也。贲然,光彩之貌。“尔公尔侯”指“伊人”,即白驹的主人。逸豫,安乐。期,读为“綦”(qi),极。无期,无极。大意谓: 友人在这里可以得到极大的快乐。可是友人却流露出遁世之念。故接下来,有“慎尔优游,勉尔遁思”二句。慎,重。“优游,犹逸豫”(陈奂《诗毛氏传疏》)。“勉,抑止之辞。” (余冠英《诗经选译》) 此处 “慎”、“勉”二字,下得深妙,有希冀之意,有规劝之思,表达了对意欲遁去的友人的深挚情谊。第四章“皎晈白驹,在彼空谷”,承前“遁思”而来,谓友人终于隐遁“空谷”。而“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母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谓“其人之德美如玉也,盖已邈乎其不可亲矣。然犹冀其相闻而无绝也。” (朱熹《诗集传》卷十一)“金玉者,珍重爱惜之意,恐其别去之后,不通音问。”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遐思即遁思。这里,写出因友人贤者的离去而带来的依依不舍的深情。恰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评: “观其初,则欲絷白驹以永朝夕,继则更欲縻以好爵,而不暇计贤者之心不在是也;终则知其不可留,而惟冀其母相绝,时惠我以好音耳。诗之缠绵亦云至矣。”
这首诗的抒情特点是曲折、婉转。第一、二章写“爱之欲留之”(郑《笺》),“爱贤而欲絷其驹”,此与好客而至投其辖为同类奇想,其表情达意不能不说婉曲之至。友人终于未能留住,但愿友人时惠好音,从现在的分离、相思,写到未来的心愿、期待,娓娓道来,极尽其深情厚意之能事。孙说:“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陈子展《诗经直解》卷十八引)确实如此。

☚ 祈父   黄鸟 ☛

白驹

白驹

白色的骏马。驹,jū,《小雅·白驹》一章:“皎皎白驹,食我场苗。”郑《笺》:“马五尺以上为驹。”朱熹《集传》:“皎皎,洁白也。驹,马之未壮者,谓贤者所乘也。场,圃也。”孔《疏》: “宣王之末,不能用贤,有贤人乘皎皎然白驹而去者,我愿其乘此白驹而来食我场中之苗。”

☚ 白颠   瓜 ☛
白驹

驹báijū

┃━ 《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毛传:“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后以“白驹”喻在野的贤者。魏·郭遐周《赠嵇康》诗:“岩穴隐傅说,寒谷纳白驹。”

☚ 龙鹏   令望 ☛

白驹

❶借指贤德之友。唐陈子昂《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序: “皇华昭国,怀凤綍而高寻; 白驹追游,邀免罝而不顾。”
❷借指隐士。唐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惠子白马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
❸借指思贤之作。晋曹摅《思友人》诗: “感时歌蟋蟀,思贤咏白驹。”
○ 白驹空谷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馬科 > 白駒
白駒  báijū

少壯之白馬。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三國魏·王粲《贈士孫文始》詩:“白駒遠志,古人所箴。”

流逝的时光

流逝的时光

流岁 驰光 白驹
不知不觉消逝的时光:冉冉光阴 冉冉流光 荏苒光阴 荏苒日月 荏苒岁月
流水般逝去的时光:流光
迅速过去的时光:似箭年光 急景流年流年光景 流年迅景 电隙流年 驰隙流年
迅速消逝的时光:迅晷 驶景
飞逝的时光:急晷 过隙白驹
一瞬即逝的宝贵时光:百代过客

☚ 时光   好时光 ☛

白驹bái jū

❶因《庄子·知北游》有“人生天地间,若~~之过郤,忽然而已”,故后以喻指迅速易逝的光阴。陆游《寄题胡基仲故居》:“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
❷白色的骏马。《诗·小雅·白驹》:“皎皎~~,食我场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