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冒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冒进màojìn

不顾实际情况,过早或过快地进行某项工作
 △ 浮躁~。

冒进mào jìn

指超过客观情况的可能,工作轻率地开始,急躁地进行。1953年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要典型试办,不能冒进。”

冒进mào jìn

谓不顾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盲目进行(1)。《争臣论》:则冒进之患生。——那末冒进的忧患就会产生。

行进

行进

驱 前行 进行 颜行
动身,开始行进:开路 启行
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走:鱼贯
行进时接连不断,前后紧跟:鱼贯而行 鱼贯而前 鱼贯而进
排列整齐,行进先后有序:鱼贯雁行 鱼贯雁比 鱼贯雁字 雁行鱼贯
从正道前行:征行
向某处行进:进向
直接向某地行进:径直(~往前) 直冲冲
径直前行:赴蹈
斜向行进:邪行 斜行
 曲折斜行:回斜
弯来转去地行进:转东过西
跌跌撞撞地行进、奔跑:颠踬
并排行进:骈进 并行
亲自前行:自行
驾车行进:驾轊连軏
骑马行进:骑行
以雄健姿态行进:骄行
跳跃行进:跿跔
滑动着行进:蹓 滑行
爬着行进:匍匐 匍伏
攀缘行进:攀进
跪着行进:膝行(~进见)
试探着前进:摸揣
车船等行进的方向跟风向相同:顺风 走风
冒险行进:冒进 躁进
 轻率冒进:轻进
 恃武冒进:武进
行进的样子:淫淫(淫淫奕奕;淫淫裔裔;淫淫与与) 亹亹
曲折行进的样子:逦(逦迤) 靡迤 靡迆逶迤 逶蛇 逶移 遗蛇 蛇行
(向前行走:行进)

☚ 行进   行进的程度 ☛

冒进mào jìn

谓贪求仕进。韩愈《争臣论》:“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之患生,旷官之刺兴。”

冒进

冒进

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急于求成的错误。1955年夏,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编制15年(1953—1967年)远景计划和“二五”计划。国家计委根据会议上各部汇报汇总报中央:到1967年,全国粮、棉、钢、煤产量分别达到6 000亿斤、5 600万担、1 800万吨、28 000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5%。对此,毛泽东认为国务院有些部门设想的长期计划指标偏低。11月中旬,毛泽东先后在杭州和天津召集华东、中南、东北和华北15个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开会,会议提出了《农业十七条》:到1967年,粮食亩产平均产量,黄河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400斤增加到800斤。棉花亩产分别达到60斤、80斤、100斤。开荒14 000万亩,到196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8亿亩左右。这样,1967年的粮食产量达1万多亿斤;棉花达12 000万担。指标超出了主管部门的原设想。同时,1955年原计划基本建设投资97.9亿元,执行中经几次调整减为91.7亿元。到年底,原来安排收支平衡的预算,结余资金18.1亿元,物资也有结余。毛泽东对这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不满意。1955年12月5日,刘少奇向在京中央委员、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传达毛泽东关于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争取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指示。他说:关于八大的准备工作,毛泽东提出,“中心思想是要讲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12月27日定稿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中毛泽东明确提出,现在的问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设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还说,“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即到1967年,粮食和许多其它农作物的产量,比较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最高年产量,可能增加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二百。”建国前粮食最高年产量是3 000亿斤,增加200%即9 000亿斤。1956年《人民日报》在题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元旦社论中,再一次明确提出了多、快、好、省的要求。1月初,经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补充修改,将《农业十七条》扩展为40条,形成《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粮、棉产量每年分别以8.7%、10.4%的速度递增,到1967年达1万亿斤、1万万担。这样,农业远景计划中的高指标立即在工业、交通、文教等部门引起连锁反应,各部门相应地修改1955年夏季国务院在北戴河确定的各项远景指标,并据此编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计划,使正在编制的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继续加码。1956年1月,国家计委向中央、国务院报告汇总长期计划指标:到1967年,粮、棉、钢、煤产量分别是9 500亿斤、1亿担、2 400万吨、33 000万吨。1955年冬,毛泽东抓住国际有利形势,决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反映了全国人民要求迅速摆脱贫困面貌的愿望。但是要求过急,指标过高,加之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导致产生冒进倾向。周恩来、陈云等较早地察觉到党内产生的急躁冒进倾向。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指出:要“使我们的计划成为切实可行的、实事求是的计划,而不是盲目冒进的计划”。2月8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再一次指出:“各部专业会议提出的数字都很大”。“各部门订计划,不管是12年远景计划,还是今明两年的年度计划,都要实事求是。”在周恩来主持下,采取了防止冒进的积极措施,对影响1956年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了尽可能的压缩。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压缩后的指标仍然很高。4月,根据经济建设出现的紧张局面,周恩来、陈云十分肯定地判断压缩后的1956年计划还是一个冒进的计划,规定的远景计划,自然也冒进了。5月11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提出:“反保守从去年8月开始,已经反了八九个月,不能一直反下去。”6月初,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讨论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稿,并研究了半年来经济建设所发生的冒进,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决定压缩指标,制止冒进。由于周恩来、陈云、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一再提出反冒进,加之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使各级领导干部开始从思想上重视和在工作中纠正急躁冒进倾向,从而使1956年经济自下半年起,逐渐转向健康发展,并为向八大提出一个比较实际与稳妥的“二五”计划建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 反冒进   全行业公私合营 ☛

冒进

adventurous leap; hasty(or premature)advance; rash development
改革要逐步进行,不要搞~。Gradual progress,not rash advance,is the way to carry out reform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