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
对外部环境及压力采取反方向行事的心理状态。 谌容《同窗》:“本想再疏导几句,无奈三言两语也疏导不通,弄得不好,逆反心理加重,更不利于教育。”《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新春的“反思”》:“据说现在盛行著这样一种逆反心理:批评什么,人们就同情什么,批评的越多它就越‘香’,似乎批评不但无益,而且只能帮助批评对象抬高身价。”《光明日报》1988.7.28:“少年们、青年们总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某件事物愈是夸奖,有时反而会使人失去兴趣。 ”琼卿《步入怪圈》:“大概是逆反心理吧,他越清高,女同学越崇拜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