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战nèizhàn指国内战争。 战争 战争战(战尘;战伐;空~;海~;水~;炮~) 仗 斗争 另见:军事 兵法 用兵 打战 战斗 ☚ 战争 发动战争 ☛ 内战civil war一国内部不同武装力量之间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武装冲突。内战既可能是一国政府以外两种势力间的武装对抗,也可能是一国政府与意欲推翻其政权的反叛势力之间的武装对抗。内战原是一国的内部问题,属于有关当事国宪法管辖的范围,而非国际法调整的事项,其他各国也应基于尊重别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内战双方采取不干涉政策。但是在内战规模扩大到一定范围,交战一方实际控制相当面积的土地,事实上具有政府的性质,行使相当于政府的权利时,内战中央政府或有必要保护本国权益的外国政府可以承认交战该方为交战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内战就构成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得到承认的交战团体被认为具有统治占领地区、承担国际责任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从而具有与政府相同的、作为战争法规的当事者的能力,在交战团体间或交战团体与政府间关系以及交战团体与第三国的关系上适用一切有关的国际战争法规和惯例。另外,即使在内战没有国际化的情况下,交战双方仍须遵守国际法规则与惯例中有关人道主义的规定。 内战又称“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即国内战争。一国内部的两个敌对团体之间的武装冲突。主要包括反政府团体为夺取国家政权和部分居民或民族为实现国家分离或民族独立而与现行政府进行的武装冲突。现代国际法原则上并不禁止内战。别国原则上也不能对内战一方或双方进行援助。内战双方应适用某些最基本的战争法规。反政府一方一经现有政府或别国承认为交战团体,交战双方即应适用一般战争法规。 内战Civil War亦称南北战争。虽然内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不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南北双方关于国会法令废止权问题以及脱离联邦等问题上的政治冲突,19世纪50年代废奴运动的迅猛发展,此时期国会内北方政治力量的增长,北方的迅速工业法,南方政治生活中的保守主义,北方商人在南部和西部寻找新市场和投资领域,北部需要解放黑奴来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南部较为落后的经济,南部的农业主义与北部的工业化之间以及南部保守的文化与北部进步思潮之间的冲突。1860年12月开始的脱离联邦运动使长期的地方主义达到高峰。40年来,这种地方主义在州权、国会法令废止权、土地扩张主义和关税等问题的斗争中不断表现出来。内战开始时,北部联邦有23个州,2200万人口,而南部同盟只有11个州,900万人口,其中包括350万奴隶。南部同盟依靠领导的勇敢果断、士气和军事素质得以抵抗在数量、装备和经济力量上占压倒优势的北部联邦达4年之久。战争在双方内部都涉及奴隶制和脱离联邦等问题上的冲突,并往往导致激烈的政治斗争。林肯直到1862年才被迫考虑解放黑奴的问题,但他同史蒂文斯、萨姆纳、韦德和蔡斯等人领导的共和党激进派的斗争一直继续进行。联邦在战争初期遭受失败,但任命格兰特将军为联邦军总司令以后于1863年开始走向胜利; 由李、杰克逊、博雷加德等人所指挥的南部同盟军英勇善战,但联邦军的压倒优势使北方于1865年4月在阿波马托克斯取得最后胜利。内战的结果是彻底粉碎了脱离联邦和废止国会法令的理论,建立了联邦政府的最高权威。战后,退伍军人组织了共和国大军,该组织把退伍军人提高到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地位。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摧毁了南方的政治影响达几代人之久。 为南方工业化和北方资本的经济 内战见“国内战争”。 内战civil(/intestine) war 内战civil wa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