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羽?—219东汉末刘备部将。字云长,河东解(今山东临猗西南)人。亡命奔涿郡,与刘备、张飞情同兄弟。作战勇猛,人称“万人敌”。创制一种长柄大刀,名“青龙偃月刀”,亦名“关刀”。从备起兵,任别部司马。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击败备,羽被俘,欲其归顺,予以特殊优礼,任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羽为操斩袁绍部将颜良,解除白马之围,以报答操,仍坚决回归于备。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其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建安十九年(214年)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任前将军,率军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于禁所部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迫使操拟迁都以避其锐。操遣人劝孙权乘羽后方空虚袭之。权乃袭取荆州,羽兵败被杀。封建统治阶级极力渲染羽之“忠”、“义”,尊之为“关公”、“关圣帝君”。 关羽 关羽《三国演义》评点家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把关羽称之为“三绝”之一。他这样地概括道: “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亡;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这可以说是对关羽的性格特征和性格行为作了生动的概括和说明。威、义、傲,构成了关羽性格的三棱面,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面,就形成不了他的性格完整性。他不是一介武夫式的勇猛,他的性格内涵和深度远不是停留在典韦、许褚等三国骁将的层次上。毛宗岗所说的“极其儒雅”,就是说关羽深通《春秋》 ,具备了足够的军事文化知识和素养。因而,使得他的性格显得深沉,内蕴着一种潜在的严威。这种严威具有令人心怯和望而生畏的震慑力量。“临江会”上,尽管一言不发,只是按剑立于玄德背后,就凭那股凛凛威严所透射出的逼人英气,足以使周瑜心寒而不敢造次了。他的堂堂外表就是其性格的外在显现: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这决非鲁莽武夫的相貌,而是显示出力量和忠诚的肖像,获得了美髯公的雅称。 ☚ 诸葛亮 张飞 ☛ 关羽 关羽小说《三国演义》中人物。字云长。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情同手足。后协助刘备从事建立蜀汉事业,是其主要战将之一。勇武过人,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情节均描写他这方面的性格。尤重义气,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挂印封金”集中表现他对兄长刘备的感情,但“华容道释曹”则显示其“义”的狭隘性。在封建社会后期较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义”的化身。突出缺点是恃才傲物,刚愎自用,最后即因此而败走麦城,为东吴将领吕蒙所杀。与历史人物关羽有所出入。 ☚ 诸葛亮 张飞 ☛ 关羽 关羽四幕话剧。赵清阁编著。1946年8月上海正中书局沪初版。现代戏剧丛书。 ☚ 圣战的恩惠 鸠那罗的眼睛 ☛ 关羽借指镇守一方的武将。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诗: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关羽【同义】总目录 关公关夫子武圣关羽美髯公 关羽guān yǔ〖名词〗 关羽?—219东汉末刘备部将。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亡命奔涿郡时,刘备正于乡里召集徒众,与张飞往投,三人誓共生死。刘备为平原相,他与张飞均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亲自率军攻小沛及下邳,刘备兵败投袁绍,他被俘降曹,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曾斩杀颜良、文丑,后仍归刘备。建安十九年(214年),受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王刘备任他为前将,假节钺,率士众围攻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降于禁,杀庞德,北方震动,曹操甚至议徙都以避其锋。同时,遣使劝孙权袭取荆州,蹑其后路。因他骄傲轻敌,慢下,后备空虚,致兵败于章乡(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被杀。 关羽160~219三国蜀汉名将。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 (今山西临猗西南) 人。东汉末从刘备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威猛刚强,极受倚重。汉建安五年 (200年) 在下邳为曹军俘,暂依曹操,先为偏将军后封汉寿亭侯,不久仍归刘备。赤壁之战后,拜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建安十九年 (214年) 镇守荆州。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发兵围攻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大破于禁所领七军,降于禁杀庞德,一时北方震惊。不久曹操以许割江南以封孙权,在孙权部将吕蒙策划下,出兵袭夺荆州。于是兵败麦城 (今湖北当阳东),突围时被杀。 关羽小说《三国演义》中人物。蜀汉大将。勇武超群,气概绝伦,曾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又刚愎自用,拒谏轻敌,以至败走麦城。最重义气,与刘备、张飞的关系突出表现了他的“义”,是义士的典型。 关羽?—219三国蜀国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从刘备起兵。建安五年(200年),被曹操俘获,备受礼遇,封汉寿亭侯。后复归刘备。建安十九年(214年)镇守荆州。二十四年(219年),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所领七军。但后方空虚,为孙权部将吕蒙所乘,兵败麦城(今湖南当阳东南),被杀其事迹为后人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关羽?~219三国时蜀汉大将。字云长,本字长生。人称美髯公。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人。东汉末,亡命奔涿郡,从刘备起兵,情同兄弟。刘备为平原相,他与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曹操所败。关羽被俘后,曹操爱其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后仍归刘备。十九年,镇守荆州。二十四年,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所领7军,降于禁,杀庞德,锐不可当,一时北方震动,曹操拟迁都以避其锋。后因骄傲轻敌和后备空虚,孙权用吕蒙计,袭取荆州,他兵败章乡(今当阳东北)被杀。 关羽? ~219蜀汉著名将领。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人。早年随刘备起兵,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建安五年(200年),刘备为曹操所破,关羽被曹操擒获,授羽偏将军。在官渡之战中,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因功授汉寿亭侯。不久,回归刘备。十三年(208年),关羽率水军与孙吴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此后长期督荆州事,镇守江陵。二十四年(219年)秋,拜前将军,出兵攻襄阳、樊城,趁汉水暴溢,水淹曹操七军,迫降于禁,擒杀庞德,围困曹仁,威震华夏。当年,因后备空虚,荆州为吴将吕蒙袭破,关羽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北),为吴军擒斩。关羽勇冠三军,且喜读《春秋》 ,事迹被后世神化,尊其为 “关公” 、“关帝” 、“武圣人” ,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 关羽guan yuEmperor Guan;Guan Gong (an important figure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also a true figure in history) 关羽?—219三国时蜀汉大将。字云长,本字长生。美须髯,人称美髯公。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人。熟读《左氏春秋》,有深谋大略。东汉末,亡命奔涿郡,从刘备起兵,情同兄弟。刘备为平原相,他与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为曹操所败,他被俘后,操爱其才, 优礼相待,封汉寿亭侯。后仍归刘备。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镇守荆州。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所领七军,降于禁,杀庞德,一时北方震动,曹操拟迀都以避其锋。后因后备空虚,孙权用吕蒙计,袭取荆州,他兵败被杀。 关羽?—219字云长。东汉末河东解县(山西临漪西南)人。刘备大将,与张飞共称“万人敌”。从备起兵,事备若君,备则视同手足。好《左传》。建安五年(200)为曹操所俘,极受优礼,封汉寿亭侯。但声称报操知遇之恩后必将追随刘备,后果如此。操赞为“天下义士”。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入蜀后,坐镇荆州,恃才傲物,激化了吴、蜀间的矛盾,二十四年围操将曹仁于樊城(湖北襄樊),斩厐德,擒于禁,威震华夏,致使操有迁都之议。鉴于后方空虚,荆州为孙权所偷袭,兵败被杀。后世封建统治者竭力神化其事迹,尊为“关公”、“关帝”。迨至清代,关帝庙几乎遍及华夏。(参考图24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