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共鸣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共鸣说

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H.L.F.V.Helmholtz)1863年提出的一种听觉学说。认为人耳之所以能辨别不同频率的声波,在于内耳耳蜗基底膜上由短到长排列的横向纤维和周围耳液一起,分别和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共振的结果。其中较长的纤维和较低频率的声波发生共振,较短纤维和较高频率的声波发生共振。共振部位的相应毛细胞兴奋,经听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就引起不同声高的听觉。

共鸣说resonance theory

听觉理论之一,亦称“钢琴说”、“位置理论”。由赫尔姆霍兹于1863年提出。主张感受声波振动的是耳蜗基底膜的纤维。这些纤维由于长短不同,会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像琴弦一样,故又称“钢琴说”。对高频率声音,短纤维与之发生共鸣做出反应;对低频率声音,长纤维与之共鸣做出反应。基底膜上约有24 000条纤维,分别对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强调了基底膜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故亦称位置理论。后来研究发现,基底膜是由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纤维构成的。故每一根纤维作为一种共鸣器对不同频率很少会孤立地起作用,而且声音辨认范围很广,它与基底膜纤维的长短的比例并不相适应,纤维的厚度也没有达到足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程度。对共鸣器的调谐、选择性等特性,他并未给予很好的解释。

共鸣说

共鸣说resonance theory

即“听觉共鸣说”。

☚ 听觉共鸣说   钢琴说 ☛
000020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