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实叉难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实叉难陀?—710

唐代于阗(今和田)人,以通大小乘学和外论著名。一生共译经19部,107卷。

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Siksananda,652—710

华言“喜学”。唐代名僧,佛典翻译家。*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善大小乘,旁通异学。武则天时,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听说于阗有其梵本,发使求访,并请译人。于是实叉难陀与经典同至长安。以证圣元年(695)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进行翻译,武则天亲临法座,修制序文,首题名品,名僧菩提流志、义净、复礼、法藏等都参与了这次翻译工作。圣历二年(699)译成,凡80卷。接着又译出了《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等经。前后共译经19部。后因母老,辞归故里。中宗即位,遣使再征,景龙二年(708),复抵长安,受到朝廷的隆重欢迎,于长安大荐福寺安置。但未遑翻译,不幸得重病,不久逝世。

☚ 义福   神会 ☛
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Siksananda,652—710

华言“喜学”。唐代名僧,佛典翻译家。*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善大小乘,旁通异学。武则天时,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听说于阗有其梵本,发使求访,并请译人。于是实叉难陀与经典同至长安。以证圣元年(695)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进行翻译,武则天亲临法座,修制序文,首题名品,名僧菩提流志、义净、复礼、法藏等都参与了这次翻译工作。圣历二年(699)译成,凡80卷。接着又译出了《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等经。前后共译经19部。后因母老,辞归故里。中宗即位,遣使再征,景龙二年(708),复抵长安,受到朝廷的隆重欢迎,于长安大荐福寺安置。但未遑翻译,不幸得重病,不久逝世。

☚ 义福   神会 ☛
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又云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唐代于阗人,以通大小乘学和外论著名。唐武则天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诸译人,他便带着梵本《华严经》被请来,于证圣元年(695年)到达洛阳,住在内庭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当时由著名僧人菩提流友、义净同读梵本,参加笔受,证义的有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缀文的为复礼,到圣历二年(699年)完毕,共80卷。接着又于久视元年(700年)在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净寺等处,先后译出《大乘入楞伽经》7卷、《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十善业道经》、《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右绕佛功德经》等,据《开元录》载,译经共有19部、107卷。这些大都是重要佛典。其译风简约顺适,倾向意译,还多采用鸠摩罗什之译语。长安四年(704年),他以母亲年老省亲为由,在特派御史霍嗣光陪同下回到于阗。唐中宗即位后,再度请他到长安,住大荐福寺。未遑翻译,即患病,睿宗景云元年(710年)10月12日卒,年59岁。他的遗体保存到11月12日火化,其舌犹存。12月23日,他的骨灰由门人悲智及唐特使哥舒道元护送归原籍,建塔供养。后人又在长安其遗体焚化处建7层塔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 法进   莲花精进 ☛

实叉难陀652—710

唐代佛教译经师。又译施乞叉难陀。祖籍西域于阒(今新疆和田)。通大小乘及外学。武则天(684—704)时,应聘携《华严经》梵本至洛阳。证圣元年(695),于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义净等合作,重新将《华严经》译为汉文,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圣历二年(699)功成,武则天亲临佛受记寺译场赐序文。久视元年(700),奉诏于颖川(今河南许昌)三阳宫译《大乘入楞伽经》。后又于长安清禅寺和洛阳佛受记寺译《文殊师利授记经》等。长安四年(704),以母老求归。景龙二年(708),应邀再度至长安。越2年病卒。据《开元录》等载,所译经有19部,107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