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藉lán jiè以兰草为衬垫。藉,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物品的垫物。《说文·艸部》:“藉,祭藉也。”《周礼·地官·乡师》:“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郑玄注:“郑大夫读蒩为藉,谓祭前藉也。《易》曰:‘藉用白茅,无咎。’……此所以承祭,既祭,盖束而去之。”《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王逸注:“藉,所以藉饭食也。《易》曰:‘藉用白茅也。’”黄孝纾《楚辞选》:“藉,垫底的东西。此句说用蕙草包裹祭肉,用兰草垫底。”马茂元《楚辞选》:“指垫底用的东西。此句是说以蕙草包裹着肴蒸,用兰草来垫底。” 兰藉祭祀时将饭食脯枣之类置于香草或白茅上以供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藉,所以藉饭食也。《易》曰藉用白茅也。”《周易·系辞上》:“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供神之祭品必须洁净,故用兰草、白茅以藉。《说文》:“藉,祭藉也。”参见“包茅缩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