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赫图阿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赫图阿拉

亦作“黑秃阿喇”、“黑图阿拉”、“赫图阿喇”。满语“横岗”之意。又称“赫图阿拉老城”。古地名。故址在今辽宁省新宾的西老城。辽、金时,属沈州地。明初置建州卫于此。清太祖努尔哈赤发祥之地。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建内城,三十三年增筑外城。四十四年, 努尔哈赤即汗位,建后金政权,定都于此。努尔哈赤天命六年(1624),迁都辽阳。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 尊称为兴京。清康熙诗云:“霭霭兴王地,风云莫可攀,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 表达了对该地的推崇和对祖业的追慕。全城围山而筑, 垒土为郭,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内城周五里,南一门、东 二门、北一门。外城周九里,南三门、北三门、东 二门、西一门。追尊四祖即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和显祖宣皇帝。

赫图阿拉Hetu ala

地名。满语 “赫图”汉译为 “横”、“粗”;“阿拉”汉译作“山冈”、“矮平山”、“大阜”;合译为“横山冈”,汉文又写作“黑秃阿喇”、“黑图阿拉”等。明初为建州卫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努尔哈赤于此建内城,三十三年增建外城。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后金政权,称汗,以此为都城,至天命六年 (1621) 迁往辽阳。天聪八年 (1634) 皇太极尊此地为天眷兴京,今为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村。遗址犹存,已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赫图阿拉

地名。一作黑图阿拉,黑秃阿喇,皆满语音译,意为“横岗”(一作“横甸”)。俗称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修筑,故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在苏子河与二道河子会合处左岸)。汉魏时,为玄菟郡地,晋至唐初属高句骊,后转归唐安东都护府及渤海国,辽金元3朝皆为女真人分布区,明中叶后成为建州女真的根据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后,从虎拦哈达(即旧老城)迁此筑城居之。后又“环城之外,更筑大城”。城依山筑,垒土为郭,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内城周5里,外城周9里。城高7尺,以土石或用木横筑之。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内城居其亲戚,外城居其精悍卒伍。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此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四十六年,攻取抚顺后,自此迁出,先后以界番、萨尔浒、抚顺、辽阳、沈阳为都城。后金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下旨尊称为“兴京”。清光绪三年(1877),兴京厅治移于其北3里之新宾堡(今县治所在)后,城遂废。现外城与内城城墙还残存一部分,城内主要遗址有尊号台址、望楼址、城隍庙址和八旗衙门址等多处。尊号台亦称金銮殿,是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国时自称“复育列国英明皇帝”登台受贺的地方。其西10里处,有清肇、兴、景、显四祖陵墓,称“永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