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
见《宋史·乐志》录无名氏词。杨慎《词品》云:“六州得名,盖唐人西边之州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氐州也。”唐教坊曲有《凉(梁)州》、《伊州》、《甘州》及《胡渭州》,宋周邦彦词有《氐州第一》,《六州》曲调源流与之有何关系未详。马端临《文献通考》云:“本朝歌吹,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台》,并《六州》为四。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为‘警场’。政和七年,诏《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其称谓已熟也。”此调在宋为皇室专用,每于郊庙封禅祭祀时与《导引》、《十二时》递连歌唱,以彰扬功德勋绩,并严肃仪仗警卫。《词谱》卷三七录宋无名氏“良夜永”一首,双调,一百二十九字,上片十四句七平韵,下片十五句八平韵。注云:“此调只有此词,无别首可校。”实则《宋史·乐志》即录有多首,洪迈《容斋五笔》卷五亦有一首,并非孤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