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戏 亦称“戏文”。 南宋时形成于浙江沿海一带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宋人词曲及里巷歌谣综合发展而成。 因以南曲演唱,故名。 明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明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南戏舞台生、旦、净、末、丑各色齐备,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元代,杂剧南移,南戏仍流行于民间。明成化以后,南戏进一步演变为传奇。今知南戏剧目有170种左右,全本留传者仅有《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