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农村文化馆、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农村文化馆、站

六、农村文化馆、站

1950年8月19日,广西省人民政府第二次行政会议通过 《广西省建立人民文化馆文化站暂时办法》,要求“各地、各专署所在地,较大之县城与个别区、乡、圩、镇应有重点、有计划地建立人民文化馆和人民文化站,吸取经验,以便将来普遍建立人民文化馆、站”。当年建立文化馆19个,县、乡文化站26个,到1953年发展到81个文化馆,91个文化站。
县文化馆是群文事业机构,建馆初期的干部编制,人口在20万以下的县3—5人,20万—40万人口的县6—8人,40万人口以上的9—11人,除正副馆长外,设文艺股、宣教股。县以下乡、镇设文化站,行政受乡镇政府领导,业务受县文化馆指导。大多数文化馆只有1名工作人员,属县文化馆事业编制。
1954年起各县根据上级文化部门的要求,对文化馆、站进行了整顿和改进,并对干部进行调整和培训。为表彰先进,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站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于1955年12月省文化局在南宁召开全省文化馆、站评优会议,评出优秀文化馆25个,优秀工作者74名。
“文化大革命”中,县文化馆一度被撤销,有的与工会文化宫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后,文化馆陆续恢复编制逐步开展了工作。乡镇文化站则是1974年重新起步,到1976年全自治区办起文化站231个。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各项群众文化事业获得全面发展。1980年10月自治区文化局印发了《文化馆工作条例》(草案),1981年7月又转发了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馆工作试行条例》,进一步明确文化馆的性质、任务。1982年11月国家把文化站的发展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5年计划,要求在“六五”期间基本上达到“乡乡有文化站”。198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了农村文化站专职人员的编制及条件,还规定每站每年由国家财政拨给经费由500元提到1 500元。1985年春,在现有的1115名文化站专职人员中,通过公开考试和实绩考核,有562人被录用为国家正式职工,其中262人为录用制干部。1987年自治区文化厅又制定了《县城文化中心检查评比计分细则》、《乡镇文化中心检查评比计分细则》(草案),1992年又根据文化部的精神重新修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馆评估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站评估标准》。从设施、队伍、活动、网络、经费、管理、效益等方面对文化馆、站的工作提出统一的量化要求。从1982年起,自治区文化厅每年组织一次文化馆、站达标检查评比,并与自治区财政厅共同召开经验交流会,以推动全自治区文化馆、站的建设。1990年11月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沿着公路、铁路、边境线、水路构建文化长廊的构想,进而使广西的文化馆、站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到1992年全自治区有县文化馆96个,乡镇文化站1 368个,做到了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其中有40个县文化馆,300多个文化站达到了评估标准,有31个县(城区)文化馆进入全国达标文化馆行列。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馆、站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和内部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以及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1992年举办各种文艺活动6万多次,创作文艺作品15万件,举办各种展览577次,开办各种训练班1281期,培训人员17.15万人次。此外,在沿海、边境地区一些县(市)建设了“文化长廊”,如贯穿那坡、靖西、大新、龙州、凭祥、宁明、防城7个中越边境县(市),全长1 016公里的边境文化长廊,已有县级文化馆、图书馆14个,文化站、图书室95个,城镇电影院47家,文化公园、文化宫等文化娱乐场所134个。穿越钦州地区4个县(市)21个乡(镇),共413公里的沿海文化长廊,已有各种文化点60个,开展文化娱乐活动1 660次,参加活动人数达800多万人次。广西文化长廊的建设工作得到文化部肯定,1992年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在广西召开,参观了文化长廊设施和经验。

☚ 五、农村图书馆   七、文物博物事业 ☛
000152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