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龙bā lóng见“荀氏八龙”。元稹《卢头陀诗》:为向八龙兄弟说,他生缘会此生休。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雄推三虎贾,秀擢八龙荀。 八龙bā lóng称有才望的人。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八龙 八龙bālónɡ┃━ 喻才德出众的几兄弟。典出《后汉书·荀淑传》:“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唐·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另见674页“八龙”条。 ☚ 二龙 三凤 ☛ 八龙 八龙bālónɡ┃━ 东汉荀淑有八子,均有盛名,时称荀氏八龙。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后以“八龙”称誉才学出众之士。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另见492页“八龙”条。 ☚ 八才 九皋 ☛ 八龙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八龙增秀以列次,五色相辉而有文。” 八龙(一)指神话传说中的八匹龙马。《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王逸注:“言已乘八龙神智之兽。”(二)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六《衢州徐偃王庙碑》:“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游,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三)指东汉荀淑的八个儿子。《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 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李贤注:‘专’,本或作‘敷’。”后用作对人家子弟或弟兄的称扬之辞。《全唐诗》九七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四)指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氏族·八龙》:“《伏氏谱》 曰: 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八龙bā lóng八条龙。龙,传说中的神兽,麟首蛇身。《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王逸注:“五臣云:‘八龙,八节之气也。’……言己乘八龙,神智之兽,其状婉婉,又载云旗,委蛇而长也。驾八龙者,言己德如龙,可制御八方也。” 传说中的兽 传说中的兽传说中的兽名:犰狳 ☚ 兽类 禽兽 ☛ 八龙bā lóng❶神话中的八匹龙马。《楚辞·离骚》:“驾~~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