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字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字军 南宋初年抗金武装。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王彦率领抗金部队700人退入太行山建立。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一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不久付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19寨义军参加,发展到10余万人,多次击败金军,威震燕代。次年除大部留在山里坚持战斗外,王彦率万余人南下,受宗泽领导,编入御营。1129年,随张浚入川陕。1133年在金州(今陕西安康)、在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抗击金军。后改归刘錡统率,于1140年北上,取得顺昌之战的胜利。 八字军宋初太行山抗金义军。建炎元年(1127年),宋将王彦北进战败,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坚持抗金,与士兵皆面剌“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一作“誓杀金贼,不负赵王”)八字,因称八字军。不久两河十九寨义军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纷纷参加,聚众十余万,势力达到并(今山西太原)、汾(今山西汾阳)、泽(今山西晋城)、相(今河南安阳)、卫(今河南汲县)、怀(今河南沁阳)等州,与金军大小数百战,斩获甚众,夺回被掳人民不可胜数。次年,大部仍留当地继续抗金,另王彦奉宗泽命,率部一万余人南下,后编入御营,为南宋正规军之一。建炎三年,随张浚进入川陕。绍兴三年(1133年),于金州(今陕西安康)、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抗击金兵。后改隶刘琦,绍兴十年(1140年)北上,取得顺昌大捷。 八字军南宋初年的抗金武装。建炎元年(1127年),宋都统王彦率部分抗金部队退入太行山建立。每人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一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以坚定抗金决心。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多次击败金军。后王彦率部分军队归入宋军。 八字军南宋初太行山抗金义军。建炎元年(1127年),宋将王彦北进战败,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坚持抗金,与士兵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一作“誓杀金贼,不负赵王”) 8字,因称八字军。不久两河十九寨义军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纷纷参加,人数发展10余万, 与金军大小数百战,斩获甚众,夺回被掳人民不可胜数。次年,王彦率部1万余人南下,抗击金兵,屡建战功。 八字军南宋初抗金义兵。建炎元年(1127),宋将王彦从新乡突围到共城(河南辉县),聚兵太行山,联络两河义军坚持抗金。所部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 (一说为“誓杀金贼,不负赵王”)八字,以示坚决抗金的决心。史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人率部加入,兵马号称十余万,曾多次击败南下金兵。此后不久,王彦率八字军一万余人南渡黄河,听东京留守宗泽节制。宗泽死后,王彦率所部转战川陕湖北等地,与金兵及伪齐军队战斗,成为南宋的一支正规军。王彦罢军权后,八字军被刘锜收编,成为刘铸的主力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