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汪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汪森 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祖籍安徽休宁。康熙十一年(1672)入贡,官广西桂林通判,迁太平,擢知郑州,未赴,丁忧归。家富藏书,筑裘杼楼庋之,高僧澹归和尚为之题额。早年尝迎嘉兴周贫至家,从之学诗,与兄汪文桂、弟汪文柏均擅诗词。著有《小方壶存稿》,含古体诗四卷,今体诗十一卷,《月河词》一卷、《桐扣词》二卷,康熙四十年前后刊。此前聂先、曾王孙辑《百名家词钞》曾选录一卷,题《碧巢词》。合其佚作,今存汪森词一百五十六首。其词宗玉田(张炎),追求精致高雅,多写柔婉闲情,而词境狭窄。汪森有名于词坛,乃因其助朱彝尊编纂《词综》成,并以《词综序》一文为浙西词派前期词学理论作贡献。朱彝尊为洗《草堂诗馀》之陋,从《花间集》等十多种词选,并《百川汇海》等十多种类书,辑编成《词综》二十六卷,撰《发凡》十六则,申明其词学主张,提出“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推崇姜夔、张炎为词家正宗。汪森继之,从宋元一百七十家词集,并传记、小说、地志等增补四卷,刻本行世。后又与柯崇朴等辑补词六卷,总成为三十六卷本。其《词综序》撰于康熙十七年(1678),力辟词为“诗之馀”、“小道”之偏见,强调其独立性,谓“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 ☚ 钱肇修 侯晰 ☛ 汪森 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玉峰,又号碧巢。原籍安徽休宁,居浙江桐乡。清圣祖康熙(1662—1722)间拔贡,历摄临桂、永福、阳朔知县,为桂林通判,后转太平,擢知郑州,会丁母忧,未赴。服阕补刑部山西司员外郎,迁户部江西司郎中。年六十一告归。森少时即工诗、词,曾迎周筼至家,从之学诗,得以交接两浙名士,既复与黄宗羲、朱彝尊、朱鹤龄、潘耒等名贤前辈商榷,艺业益进。其宦游及归乡后皆注重著述。在广西时曾编《粤西诗载》二十四卷附词一卷、《文载》七十五卷、《丛语》三十卷。此编博采历代诗文轶事记录成帙,归田后复借朱彝尊藏书,荟萃订补,论者以为可与明周復俊所编《全蜀艺文志》媲美。森在乡曾营碧巢书屋以为“吟窝”,筑华及堂以宴宾客,又游宦二十馀年,故其诗多为与诗朋酒友唱酬以及宦游四方之作,如《草堂春尽独坐寡营偶检东坡集见〈百步洪诗〉喜而次之》、《望海》、《读臞庵枕上偶成诗和韵》、皆为其代表作品。也有少量作品涉及民间疾苦,如:《宿田家即事》写田舍老翁所诉“大男从军去,生死天一涯;小男阙租赋,时苦刑罚加”;《自濡须至维扬回舟取道吴江见水潦㳽野感赋》中写“四海半兵革”之时又逢水灾,“饥寒久迫身,鲜有不为贼”。其诗古体较好,五古近于陶潜、韦应物,质朴而有馀味,七古歌行则有高适、岑参风格,苍凉雄轶。著有《小方壶存稿》十八卷,又辑有《虫天志》、《名家词话》,助朱彝尊辑《词综》。《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耆献类徵》卷一四二并有传。 ☚ 戴名世 查嗣瑮 ☛ 汪森 汪森1653~1732原名文梓,字晋贤,号碧巢。徙居浙江桐乡。清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入京,以诗名于京师。因祖、父相继去世,归家奉母。与兄文桂同筑“裘杼楼”,藏书万卷。后由贡班注选。授广西桂林府通判。历任太平府通判、郑州知州、刑部山西司员、户部江西司郎中。桂林任内,见舆志多缺略,乃查稽历代典籍、金石、碑刻,搜集有关该地情况,辑成《诗载》25卷、《文载》75卷、《丛载》30卷,总其名为《粤西统载》。著有《小方壶存稿》18卷、《小方壶词稿》3卷、《裘杼楼藏书目》等行世 ☚ 程瑞祊 汪灏 ☛ 汪森1653~1726Wang Senlyric critic and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Remaining Manuscripts from Small Square Pot,etc. 汪森清学者。字晋贤,号碧巢。桐乡(今属浙江)人。康熙拔贡,官户部郎中。好读书,勤于著述。编有《虫天志》、《名家词话》、著有《小方壶存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