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入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入閤

(一) 唐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召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君臣,曰‘入閤。” (二) 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唐韩愈《韩昌黎文集》七《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德宗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入閤

朝谒之一种。所谓“入閤”,在唐,与“正衙”相对而言,指皇帝不能御前殿宣政殿(外朝),而御便殿紫宸殿(内朝),遂唤正衙卫仗,自殿之东、西閤门而入,百官亦随入见皇帝。其礼,比御正衙为杂。唐末、五代乱离,正衙之礼渐废,而月朔、望入閤反重,至出御外朝犹称之为“入閤”,其实已成“正衙”。宋初,以月朔御崇元殿为“入閤”;太宗淳化后,以月朔御文德殿为“入閤”。及至神宗熙宁三年,以其非合唐旧官仪,有失宪度,于是罢文德殿入閤之制。《云麓漫钞》卷3:“自前殿唤仗入后殿,必自东、西閤门过,所谓入閤,过此门耳,非谓后殿可名閤也。”《玉海》卷70《唐紫宸殿入閤仪》:“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曰入閤。紫宸殿,便殿也。谓之閤,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殿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閤门而入,百官俟朝者,因随以入见,故谓之‘入閤’。”《石林燕语》卷2:“中世乱离,宣政不复御正衙,……敬宗始复修之,因以朔、望陈仗紫宸以为盛礼,亦谓之‘入閤’,误矣。……(后唐明宗始)朔、望天子一出御文明前殿,为入閤,迄本朝不改。”《长编》卷1,建隆元年八月戊辰朔:“御崇元殿,设仗卫,群臣入閤。”《玉海》卷70《淳化文德殿入閤》:“淳化二年十一月诏,以来月朔,御文德殿入閤。”《宋会要·仪制》1之28:“(神宗熙宁三年五月)今閤门所载入閤仪者,止是唐常朝之仪,非为盛礼,不可遵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