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人士助选团帮助党外人士竞选的群众团体。台湾的“选举”分为“地方选举”和“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两种。“地方选举”是国民党在台湾推行“地方自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始于1951年1月的“第一届县市议员选举”和4月的“第一届县市长选举”。“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始于1969年。这两项“选举”实质上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点缀和粉饰。从1950年至1970年间,非国民党反对势力在竞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70年代初,随着党外政治势力的加强,也为克服以往单枪匹马竞选的无为状况,开始组织“助选团”。尤以1978年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为突出。这次选举,党外势力掀起了一股新的参政热潮,于11月24日成立“全省党外助选团”总部,“立法委员”黄信介任总联络人,施明德任总干事兼发言人,下设美工、资料、英文秘书、选讯编辑、巡回采访、摄影、总务组。其职责为:向党外提供“统一政见”、统一竞选标语和歌曲,并为各候选人提供各项服务,如设立党外候选人宣传资料交换中心;及时向中外记者和通讯社提供资料和消息;安排助选巡回助讲时间和地点。“助选团”还向各候选人提出“十二大政治建设”,作为党外候选人的共同政见,即要求彻底遵守宪法,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选,军队国家化,参政自由化,开放党禁,解除戒严令,大赦政治犯等。“助选团”分为两个组进行活动,分别由黄信介和张俊宏为召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