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地
(1)亦称“换地”。我国农业合作化前,农民调剂土地的一种方式。常以远地换近地,以节约劳动消耗,便利生产。有互换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称“死兑”。也有仅换土地使用权的,称“活兑”。若一方土地质量较差或数量较少,应给另一方一定代价。(2)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一种劳动互助组织。通常由数户农民组织起来,换工互助。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土地最少一户的土地亩数为底数,相互抵消底数土地上的用工数。土地超过底数的农户,按多用工数(或亩数)付出一定代价,分给各户,结算换工。二是以土地最少的一户的土地亩数作底数,轮流耕作一圈,以工抵工。土地最少的一户退出,继续按原来的办法轮流下去。采取这种办法参加兑地的大多数农户不需要支付现金或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