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光绪皇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1871-1908Guangxu huangdi

清末实行维新变法的开明皇帝。爱新觉罗氏。名载湉。父咸丰帝之弟醇亲王奕譞, 母慈禧太后之妹叶赫那拉氏。1875年(同治十四年) 同治帝死, 无子,被慈禧以为咸丰帝续嗣名义立为皇帝,入继大统。2月25日登基,年号光绪。时年仅4岁, 由慈禧“垂帘听政”。翁同龢为师傅。1887年(光绪十三年)亲政, 慈禧发懿旨称“再行训政数年”。1889年太后“归政”,实则仍握大权。他不甘傀儡皇帝处境, 意欲励精图治, 振兴国家。翁同龢、志锐、文廷式等官员对慈禧用权不满, 形成“帝党”, 与听命于慈禧的 “后党”发生分歧。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一力主战”,积极筹划御敌之策, 下达对日宣战上谕。因无实权,难挽败局。战后,忧危之心益切, 急求自强雪耻之方。时值康有为等发起维新运动, 倡言变法。经翁同龢密荐, 知康有为等可依赖, 与维新派发生联系。阅读康有为等人的变法奏疏及论著, 深受启迪, 思想大进。1898年初在民族危机刺激和维新运动影响下, 表示不做 “亡国之君”,锐意维新。派王大臣接见康有为, 驳斥守旧派对维新团体保国会的攻击。6月11 日颁布: “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在6月至9月的 “百日维新”期间, 发布改革诏令100余条, 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各个领域的改革, 希冀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慈禧太后于9月21 日发动政变后, 将其幽囚在中南海瀛台。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不顾处境险恶,反对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叹中国数万万生灵“将遭涂炭”。八国联军逼近北京, 被慈禧挟持, 逃往西安。迫于形势压力,慈禧于1901年许其“临朝”,但仍严密监视。1908年11月14日逝于瀛台涵元殿。谥庙号 “德宗”。

☚ 中日甲午战争   左宝贵 ☛
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1871—1908

即爱新觉罗·载湉。清代皇帝。醇亲王奕长之子。庙号德宗,年号光绪。1875—1908年在位。因年幼即位,长期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后,朝政仍决于太后。甲午战争中主战。《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希望有所作为,开始接近改良派,采纳某些变法主张。1898年6月11日下诏变法,陆续发布了数十条新诏令,是“百日维新” 的实际主持者。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时,被困禁于中南海瀛台。此后虽名为皇帝,实由慈禧太后专权。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力主镇压,反对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八国联军迫近北京时,被慈禧太后挟持,逃亡西安。1908年11月14日死于北京。

☚ 严复   慈禧太后 ☛
000018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