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元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元宵yuán xiāo

(字)姚继岩,明代人,弘治进士。

元宵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古人又称“上元”、“元夜”、“元夕”、“灯节”。元宵节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为一年之首,正月十五又是月亮第一次满圆,人们以此象征吉祥如意,故尤重视。元宵源起于道教。《梦梁录·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天辰。”元宵有张灯观赏之俗,其始于汉代。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灯能指明破暗,佛家以喻佛法。传至唐代,放灯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演为民间风俗,放灯时间也由一夜延作十四至十六共三夜;宋时延至十七、十八为五夜。放灯观灯遂成为元宵节主要内容,所以又叫灯节。观灯之俗,宋代最盛。宋《梦梁录》记北宋盛况说:“汴京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搭建灯山,“万姓观瞻,皆称万岁。”又载南宋杭州繁闹情景:“元夕之时,自十四为始”,街上人山人海,观赏灯市,数十个舞队沿街舞演,人们“拦街嬉耍,竟夕不眠,更兼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著,堕翠遗簪,难以枚举。至十六夜收灯,舞队方散。”宋代灯的制作,精巧更胜前代,据周密《武林旧事》载,有无骨灯,鱼魫灯,羊皮灯,罗帛灯,走马灯等等。除观灯外,元宵还有吃圆子,迎紫姑等习俗活动。宋代柳永《倾杯乐》词有写元宵盛况云:“禁漏花深,绣工咏、薰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又《迎新春》词中有“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燃)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云云。

☚ 人日   中和节 ☛

元宵

正月十五日晚上。

元宵

〈粗〉上海指女人。

元宵yuánxiāo

❶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一天晚上称元宵
 △ 闹~。
❷元宵节应时食品,用糯米粉做成,小球形,一般包有馅。

元宵yuánxiāo

❶ 〈名〉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夜晚:闹元宵︱元宵灯会。
❷ 〈名〉用糯米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多煮着吃,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吃元宵︱芝麻馅元宵。
【同义】汤圆。

元宵

(一) 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国传统作上元节,是日夜称元宵。亦作“元夕’、“元夜”。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 (二) 汤圆的别名。旧俗元宵要煮吃汤圆,故名。宋周必大有《元宵煮浮圆子》诗。

元宵yuanxiao

❶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这一天称为“上元节”,所以这一天的夜晚就叫“元宵”:今晚是~,街上要闹花灯。
❷用糯米粉等做成的有馅的球形食品,多煮着吃。原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故名。现已成为日常食品。有的地方叫“汤圆”:成都的~全国有名。

元宵yuán xiāo

❶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这一天是阴历上元节,所以晚上称元宵:早又~将近,宁荣二府皆张灯结彩。(五三·1246)
❷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一时上汤后,又接献~来,贾母便命将戏暂歇歇。(五四·1265)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餅糰 > 元宵
元宵  yuánxiāo

原稱“圓子”。糯米粉裹餡製成之圓形食品。因在元宵煮食,故名。始見載於宋,達於當代。宋·史浩《粉蝶兒·詠圓子》詞:“咄嗟間,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然,湯初滚,盡浮鍋面。”宋·朱淑真《圓子》詩:“輕圓絶勝鷄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明·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自初九日之後,即有耎燈市買燈,吃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麫,内用核桃仁、白糖爲果餡,灑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謂湯團者。”清·厲秀芳《真州風土記》:“元夕,家宴啖元宵以應節氣。元宵者,搓糯米粉包桂花滷於中而爲團,所以象月圓也。”

元宵

元宵

汤圆的别名。旧俗元宵节要吃汤圆,所以称汤圆为“元宵”。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

☚ 济馋都护   玉团 ☛

汤圆【同义】总目录
汤圆元宵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正月初日:春节 华节 大年
十二月三十日晚上:除夕 除夜 除日岁夕 岁除 岁夜 年夜 节夜(大节夜) 历尾
正月初一:元旦 节旦 肇旦 初节 年节 端良 大年初一
农历元旦后一、二十天:新春
春节期间:新年新岁
有关年节的:年(~历;~画)
正月十五日晚上:元夕 元夜 灯夜 灯夕 上元(上元节) 元宵(元宵节) 烧灯节
二月十五日:花朝节 扑蝶会
清明节:韆节 鞦韆节 秋千节 踏青节
清明节前一日:寒食(寒食节) 冷节 熟食(熟食日;熟食节) 百六 黄明
五月五日:蒲节 端节 端阳(端阳节)端五 端午 解粽 重五 重午 浴兰节 天中节 五月节 五时节毛豆节 菖蒲节 绿蒲节 浴兰令节
彝族、白族等民族于六月二十四举行的节日:火把节 星回节
七月初七之夕:七夕 灵夕 女儿节
八月十五日:秋节(中秋节) 秋中 月夕八月节 团圆节
九月九日:九(九九;九日;重九) 秋节暮节 重阳节 老年节 黄菊节 黄花节 菊花节 吹花节 茱萸节清秋节 长久日
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素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中元节) 鬼节

☚ 节日   节令 ☛

面食

面食

面(~片;~汤;~筋;~糊;发~;拉~)
古代面食:饼(汤~)
面做的长条状食品:面(面条;挂面;寿~;汤~;炒~;凉~)
谷类面做的细长条食品:粉(粉干;粉丝;粉条;炒~;凉~) 麨
用米、麦、豆等面做的块状食品:糕(糕点;蛋~;年~;寿~;发~;豆~)
白色米糕:雪糕
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团(团子;饭~;汤~;米花~)
糯米面做的圆子:汤圆 粉果 元宵 圆子
半圆形有馅的面食:饺(饺子;~饵;蒸~;煮~;水~) 粉角 扁食
一种煮着吃的条状食品,多用荞麦面轧成:饹 饸 飵
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食品:馒(馒头;馒首) 馍(馍馍;白馍) 玉柱 馄饨
一种用发面包馅的食品:包(包子;肉~;甜~)
一种发酵后烤制的面食:面包
用玉米等杂粮面做的食物:窝头(窝窝头)
裹成圆筒形的面食:卷(卷粉;春~;花~)
油炸的面食:馃(馃子) 馓(馓子;馓枝) 油条
古代一种油炸的面食:粔敉 镮饼 开口笑
一种面食:饸 饹瘩 面疙瘩
其他几种面食:饨 馄(馄屯;馄饨) 餫(餫饨) 锅贴 馎饦 饽饽 馉饳
面食、点心里所包的糖、菜、肉等:馅(馅子;肉~;豆~;糖~;饺~;饼~) 心子
菜馅:馅草
饼中的豆馅:
发面用的含酵母的面块(粉):发面 发粉面筋 面肥 老面 焙粉 起子 酵子 引酵

☚ 面食、饼子   饼子 ☛
元宵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食俗。是团团圆圆的象征。

☚ 年鱼   枣子 ☛

元宵yuán xiāo

农历正月十五夜。韩偓《元夜即席》:“~~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元宵

128 元宵

汉族的节令食品,又称“汤团”。以核桃仁、白糖等或以火腿、豆沙、枣泥等等为馅。将馅制成小方块,洒上水在糯米粉上滚动,遍粘米粉,直至核桃大的圆团,食时用水煮或油炸。正月十五日定要吃元宵,因此叫元宵节。

☚ 春卷   煮鸡蛋 ☛

元宵

171 元宵

见18128条。

☚ 粽子   汤圆 ☛
元宵

元宵

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古称“浮圆子”、“米圆子”。又叫“汤圆”、“汤”。正月十五元宵节食汤圆习俗始见于宋,周必大《平园续稿》道: “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称四韵。” 宋时的 “浮圆子”,因粉制之圆子,熟即上浮而得名。又,当时的“糕”,分大小两种,大而干蒸者为,小而汤煮者为圆。 水煮的小糕, 因此便叫 “汤圆”或“汤”。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的“节食所尚,则乳糖浮圆子、澄沙子”便是所指。后因浮圆子是元宵节的节日食品,遂呼为元宵。元宵的制作分两种,一是实心的,不带馅;一种为带馅的,荤、素、咸、甜、酸、辣皆宜。元宵的鼻祖是“实心丸子”,汤煮、油炸、蒸食皆可。后为增其滋味才出现带馅汤圆。汤圆,因各地制法不同,风味各异,以宁波汤圆,四川成都的“赖汤圆”、“郭汤圆”,以及泉州的水磨汤圆最为著名。汤圆除食用之外,还有求婚以示心愿、馈赠以祝他人团聚康乐、饯行以示早日团圆、荐祖以示亡灵与活着的人共度良宵佳节的用途。

☚ 年糕   春卷 ☛
元宵

元宵

中国传统节名,即正月十五“上元节”。同时又是汤圆的异名。上元节是如何演变成元宵节的呢?相传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名叫元宵,不仅貌美而且内秀,常年深居宫中不能与家人团圆,思念之极,痛苦万分。有个叫东方朔的大臣听说后,决意要帮助元宵实现愿望。他想出了办法,谎称天上的火神奉天帝之命将要火烧长安城,同时又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说是火神最喜欢吃汤圆,正月十五日夜可让宫女做汤圆上供,并命京城臣民家家户户都来做汤圆和张挂红灯。十六日夜要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焰火,还建议皇帝后妃、文武百官出宫观灯,杂在人群中以 “消灾避祸”。后来果然这么做了,元宵于是有了与家人相见的机会。从此,做汤圆、挂红灯便成为上元节的主要节目。诚然,传说不是信史,因为灯笼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但这一传说反映出元宵节的演变和形成与古人对火的崇拜有关。

☚ 三元   花朝 ☛

元宵

元宵

即浮圆子、或称汤圆。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这天晚膳中有汤圆一品,元宵即取上元节宵夜之义。这天月亮正圆,元宵形如月,故又有圆宵之称。宋代即有上元节吃元宵之俗,明清宫内也兴此俗。明宫中元宵,用糯米、细面制成皮子,再包以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煮熟,如核桃般大。清宫元宵有甜味和咸味两种,甜味以白糖、核桃、桂花、芝麻、山楂、豆沙、枣泥、水晶制馅;咸味可荤可素,或将肉斩细单包,或配以素菜合包。清代皇帝于上元节筵宴宗室于乾清宫、各少数民族首领于正大光明殿,席上有元宵。乾隆帝曾有元宵诗咏之。另外,清宫于元宵节前后三日也例吃元宵; 同时,皇帝在早膳后,亲自于神祖前上供元宵。其中 “八宝元宵” 即是佼佼者,系用羊肉、白面、鸡子、山药、糟姜、胡萝卜、三色弹儿和瓜韭等八样原料制成。这种元宵也为民间所仿行,文学家孔尚任有诗云: “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元宵之俗一直沿袭至今。

☚ 灶糖   鸡冻 ☛

元宵

又称“圆子”。中国传统食品之一。以粘性谷物为原料制成。原为民间的元宵节应节食品,取“团团如月”之意,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有关。

元宵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清晨开门,各家各户燃放鞭炮,与春节“开财门”无异。元宵节要吃元宵,寓意一家团圆和睦、康乐幸福。晚餐备有各种佳肴,非常丰盛,可与春节的“团年饭”相媲美。是夕,张灯结彩,即使空房亦燃灯火,谓之照虚耗。湘南一带有元宵节女客回娘家团圆的风俗。晚间,农村舞狮舞龙,热闹非凡; 县城举办灯会,装演夜故事,男女老幼,倾城出游。清光绪初年最盛,沿袭至今。

☚ 春节   清明 ☛

元宵yuan xiao

night of the 15th of the 1st lunar month

元宵yuan xiao

the night of the15th of the 1st lunar month

元宵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元宵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