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草袋
主要用于包装、冬菜北运和抗洪抢险。50—60年代,年均收购100万~200万条。70年代,随着水稻种植的扩大,年收草袋350万条左右,1979年最高收556万条。1983年收774万条,1987年收1 208万条。到90年代又有所下降,1994—1996年,年均收401万条。
80年代前,河北的草袋不能自给,五六十年代,每年从南方各省调进150万条左右,70年代每年调入600万条。80年代后草袋基本自给,不再从省外调入。由于草袋是防汛的必备物资,在70年代前,每年由供销社土产部门负责储备240万条,80年代后减少到120万条。1996年河北发生特大洪水,全省迅速调集草袋226万条,有力地支援了抗洪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