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lù jīn鹿的肌腱,或称筋肉:熊掌二十对,~二十斤。(五三·1232)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其他部 > 部器 > 鹿筋 鹿筋 lùjīn 指鹿的肌腱或韌帶。爲珍貴食品與藥材。《金史·世宗紀上》:“辛亥,詔罷復州歲貢鹿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鹿》:“(鹿)筋,主治勞損續絕。塵沙眯目者,嚼爛挼入目中,則粘出。”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鹿筋 鹿筋 lùjīn 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之筋。乾燥者細長條狀,色金黄或棕黄,有光澤而透明,上端帶肉質,下部具半圓形黑蹄甲兩個或四個,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質堅韌。主治勞損,風濕痹痛,轉筋。唐·蘇敬等《新修本草·獸禽部·鹿茸》:“〔鹿〕筋,主勞損,續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鹿》:“〔鹿〕筋……塵沙眯目者,嚼爛挼入目中,則粘出。” 
鹿筋 肴馔 肴馔馔馈 各种肴馔:品物 诸色肴馔:品馔 品食 盘盛的肴馔:盘子 盘肴 盘盛肴馔的统称:盘馔 精美的肴馔:三臡八菹 鱼肉类美味肴馔:鲜肥 肴馔中珍品:鹿筋 珍贵的肴馔:凤胎 珍美的肴馔:珍馐 珍羞 珍肴 豢腴 各种海味珍羞:鲑珍 不丰盛的肴馔:薄具 (宴席上或比较丰盛的饭菜:肴馔) ☚ 膳食 饭 ☛ 鹿筋药名。出《新修本草》。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 ela-phus L. 四肢骨上的韧带。淡、微咸,温。入肝、肾经。益肾阳,壮筋骨。治劳损,风湿关节痛,转筋。内服: 煎汤或煮食,15~30g。 鹿筋deer muscle鹿产品的一种。即鹿四肢的肌腱。鹿筋加工步骤为剔筋一刮洗浸泡一挂接烘干。鹿筋除作营养品外,其主要功能是补劳损、壮筋骨。也可制成质地坚实的缝合丝或线。 鹿筋lù jīn《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鹿(3)。药名。 【基原】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 elaphus L.四肢的筋。原动物详“鹿茸”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微咸,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壮筋骨。治劳损,风湿关节痛,转筋。 ❶《唐本草》:“主劳损续绝。” ❷《本经逢原》:“大壮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❸《本草求真》:“补阳。” ❹《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及脚转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二至四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