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级别
衡量按期还本付息能力的一种指标。信用评级制度最初在美国国内发展起来。投资者主要依据信用评级来进行投资决策。美国的信用评定分为一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务信用制度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务信用即商业票据信用制度两种。两种制度各分成两个类别,即: 投资级别和风险级别。标准普尔公司的长期债务投资级别有四个档次: AAA、AA、A和BBB、这四级表示能如期清还本息,AAA级品质最优。风险级别依次排列有: CCC、CC、C和D级,级别越低表明违约的可能性越大,质量愈次。每一级右上方可添加“十”、“一”标志再细分级别。决定证券级别的基础是对于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前景的全面分析。长期债务评级侧重于发行人的特点; 短期债务的评级则强调证券的流通性。评级机构对于长期债务的信用评定直到债务到期才结束,如期间发行人的财务和经济状况发生剧烈变化,其债券的信用级别也可能上升或下降。信用级别是决定借款人在市场上筹资利率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AAA级和A级,AAA级和BBB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利差,分别为0.5%和1.2%。如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级别低于规定的级别,一般不能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