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作舍道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作舍道边在路边造房子,与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语出《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东汉时期,汉章帝刘炟要修订礼乐。博士曹褒主动请缨,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经曹褒再三请求,章帝便拜他为侍中,专门负责礼乐的修订工作。不久,玄武司马班固又提出应多召集一些人讨论讨论。章帝不同意,说:“俗话说得好,‘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人多嘴杂,反而不好下笔。”最后由曹褒负责,修订了礼乐。 汉章帝所说的“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这句俗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没有主张的人在大路旁边造房子。房子快要建好时,有一个人经过,大发议论说:“应该把门、窗的方向都朝东,太阳一出来阳光就能照进你的卧室,这样就可以养成早起的习惯,岂不很好!”这个人认为有道理,于是便把房子拆毁了重建。 待到房子又要盖成时,又有一个过路人议论说:“住宅最要紧的是冬暖夏凉,盖房最好朝南,而不应朝东。”这个没有主张的人便又一次拆掉快要落成的房子,重新建造。 从这条路上经过的人很多,出主意的人也一个接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觉得他们的意见都对,因此,他的房子盖了又拆,拆了又盖,三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落成。 现“作舍道边”多用来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做事难以成功。 又作“作舍道旁”。 作舍道边zuòshè-dàobiān在路边造房子,与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语出《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作舍道边舍:房舍。在路边造房子。比喻众说纷纭,难于成事。东汉章帝要改定礼制,大臣班固建议召集京师诸儒生共同商议。章帝认为人多语杂,众说不一,反而难于成事。他引用一谚语说:在路边造房子,同路人商量,三年也造不成。(见《后汉书·曹褒传》) 未做成 未做成完全没有完成任务:交白卷 ☚ 未做成 重做 ☛ 作舍道边筑室道谋zuò shè dào biān作舍道边zuò shè dào biān要建造房子,同过路人商量。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成功。a great many opinions to do nothing, ask each passers-by 作舍道边zuò shè dào biān“作舍”,建房子,“道边”,指过路的人,即建筑房子,征求过路人的意见。比喻众说纷纭,事难做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 作舍道边zuòshè-dàobiān在路边造房子,去与过路人商量。比喻干事征求大家意见,必然众说纷纭,无法决定,导致难以成功。参见“筑室道谋”。 作舍道边zuò shè dào biān见“筑室道谋”。 作舍道边zuo she dao bian作舍:修建房屋。在路边建房,和过路人商量。比喻众说纷纭,自己没有主见,事情便难以成功。也形容对一件事品头论足的人很多。 作舍道边zuòshè-dàobiān〔并列〕 建房子于路边,与路人商量。比喻众说纷纭而自己又无主见,难于成事。语本《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