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澂(1880—1946)晚清民国灵石(今属山西)人。字亚农,号真山。王颂蔚、王谢长达女婿,何怡贞、何泽慧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山西首批赴日本留学生,入振武学堂,继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回国,与同学景梅九等赴灵石、运城等地从事革命活动,返日后加入铁血丈夫团。宣统元年(1909 年)毕业回国,被陆军部通国速成武备学堂聘为兵学教官。辛亥革命爆发后,南下协助陈其美谋划光复上海,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第二师参谋长。1912 年退出军界,定居苏州。后任沧石铁路筹备局局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0 年购得网师园,收藏颇丰。病卒于北京。 何澂(清) 山陰 (今浙江紹興) 明經 (即貢生)。字心伯,號竟山, 又號𤘐伯。居室曰思古齋。拜福建侯補同知。深于金石之學,能詩,工篆刻,善花卉,書妙篆、隸,與同郡趙之謙、秀水蒲華為書畫友。碑刻舊拓本儲藏甚富。官閩時,刻有《臺灣雜咏》、《思古齋雙鈎漢碑篆額》三册。集有《古今金石詩録》 十六卷、《續畫人姓氏録》、《字辨》、《師友小紀》、《篆匯》、《思古齋隨筆》、《思古齋詩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