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节能技术
既能改善住宅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又能节省能源的技术。住宅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主要包括外墙体、门窗、屋顶、楼地面和户隔墙等建筑部位。其中,外墙体隔热保温的技术模式对住宅节能的投资和耐久性影响最大。住宅节能技术模式一般按外墙体隔热保温的方式可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模式。
外保温模式。外墙外保温 (俗称 “建筑物的外衣”) 是由隔热保温材料通过粉、喷、贴等施工工艺,在外墙体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 (其厚度按热工规范计算后,宜提高20%-30%选取,主要避免施工偏差、材料含水、应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传热阻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该模式的特点是能比较彻底地消除 “冷桥” 的影响; 对外墙体能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减少或避免裂、渗的通病; 室内装修时,一般不会影响到隔热保温层。相对来说,外墙外保温体系面层移位、空鼓、开裂、脱落的现象,成了外保温质量问题的通病; 外保温工程易产生局部发霉、结露甚至成霜; 实体检测墙体传热系数达不到节能标准的还较为普遍。另外,该模式主要存在着节能投资较大和耐久性差的问题。按外墙体面积计算 (不含施工人工费用),仅隔热保温层材料增加的投资约为50-60元/平方米。由于该模式使用的隔热保温材料,一般为高分子有机材料或含有高分子有机成分的材料,易受外界气候影响,且耐久性较差,使用年限一般在15-25年,势必今后还要重新投入维修费用。
内保温模式。所采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基本上与外保温模式相同。所不同的是,把隔热保温材料通过粉、喷、贴的施工工艺,在外墙体的内侧基层上增加一层隔热保温层 (其厚度按热工规范计算),使其传热阻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该模式在消除 “冷桥” 的影响方面不如外保温模式; 室内重新装修时,隔热保温层易被破坏,从而影响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另外,该模式的隔热保温层同样地存在着耐久性差和节能投资较大的问题。按外墙体面积计算 (不含施工人工费用),仅隔热保温层材料增加的投资约为40-50元/平方米。
自保温模式。靠外墙体本身的热工性能技术指标,就达到国家和地方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该模式主要依靠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 (如保温轻质砂浆、砌块、墙板等) 的开发。开发的思路是: 研发出新型的隔热保温墙体材料不仅能就地取材,而且能符合国家墙改政策; 应用时具有安全可靠,耐久性好、节能投资省等优点; 发展前景久远,能满足量广面大的市场需要。自保温模式与外保温、内保温模式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操作方便,主要采用传统操作方法,规程、规范、图集、工法配套齐全; 节能投资小,按外墙体面积计算,增加的节能投资 (含施工人工费用): 如多层砌体结构约7-8元/平方米,框架结构约11-13元/平方米。分别比外保温模式降低约30-50元/平方米 (不含施工人工费用); 耐久性好,外墙砌体和砼 “冷桥” 部位,几乎都是选用无机材料,不易受外界的影响,其耐久性与住宅使用年限相近; 能比较彻底地消除 “冷桥” 的影响; 室内装修、线管布设和空调等设备安装采用冲击钻开槽、打孔时,不易出现一打一个窟窿而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