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集校】: 洪兴祖: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校语:礚,一作磕。 朱熹、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汪瑗:惮涌湍之 兮,听波声之汹汹。 刘师培:《原本玉篇·石部》引涌作勇。《原本玉篇·石部》引作匈匈。 。【集释】: 王逸:惮,难也。 涌湍,危阻也。以兴谗贼,危害贤人。 水得风而波,以喻俗人。言己欲惩淸邪恶,复爲谗人所危,俗人所 讪也。 洪兴祖:礚,苦盖切,石声。汹,音凶,水势。 朱熹:礚,古盖反。礚礚,水石声。汹汹,风水声。 林兆珂:言欲乘高登天。 旣悲寤而流连,欲澂雾而清流,又爲风波所震慑。大率写其飘泊惊惶之状也。 汪瑗:惮,畏也。水泻濑而爲湍,湍水回流而复涌,故曰涌湍也。磕磕,水石相激声。汹汹,风水相蕩声。此二句言风波之恶,盖因上言欲凌大波而流风,以访彭咸之居,旣上高巖,久处亦无所遇,而今复上崑、岷远望,而风波之恶又不可渡也。盖託言彭咸之不能寻访耳,无取义也。 二句亦互文,盖谓在崑、岷之上以望江中,但见其波湍声势极爲汹涌,令人心有所畏惮耳。此等句法,须以意会,不可泥也。 或曰,上句言所见,下句言所闻,恐未必然。 黄文焕:忽一触怀,涌湍骇目,波声骇耳,吾惮之而又不能不听也。亟曰惮,曰听,江终不可淸,波终不可凌也。 王夫之:惮,惊也。 礚礚,波声。 林云铭:危阻可畏,开其昏无著手处。沸腾难闻,去其浊又无著手处。 蒋骥:磕,克爱切。浪势汹涌。 奚禄诒:礚,音咳。 涌湍比小人之危险。波声比谗言之沸腾。 戴震:《説文》:湍,疾濑也。 胡文英:礚,音盖。澂雾,去在上之蒙蔽;清江,别在下之浊流。此亦无聊之极,而思有所 ,因以喻其志也。 涌湍礚礚,波声汹汹,则凛乎不可久留矣。 刘梦鹏:寓言狂澜卽倒,波流溷浊之意。惮之云音事难爲,而对境心骇也。 陈本礼:此二句形容初入水时,神魂犹慓慓悚惧也。 胡濬源:连用叠字句法,促 繁絃,断肠之词。 王闿运:秦兵必从蜀下,故惮湍波也。 徐英:自“上高巖”至此,皆言游心高远,欲以遣愁,而愁思缠绵,终无可遣。 文怀沙:惮,担心。 涌湍,急流。汹汹,形容水势急的样子。(《屈原集》注) 黄孝纡:礚礚,水声。 姜亮夫:惮,惧也。 马茂元:汹汹,波涛声。 吴孟复:此两句倒装,言听到礚礚与汹汹之声而心惊。涌湍与汹汹,寓情于景,屈子“忽倾寤以婵媛”者卽由于此。 蒋天枢:涌,波涛跃起貌。礚礚、汹汹,皆波涛鼓荡声。 王泗原:《説文》:“涌,滕也。”作湍的定语。 金开诚:礚礚(kē科),急流声。 汤炳正:涌湍,奔涌的急流。礚礚,奔流击石之声。汹汹,本指水势,以“听”言之,则由听波声而知水势。(《楚辞今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