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伯俞泣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伯俞泣杖

《伯俞泣杖》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又《艺文类聚》也记此故事,“伯俞”作“韩伯俞”。又,元·戴善甫作杂剧《伯俞泣杖》,作品已佚。

【释义】汉时韩伯俞因母笞不痛,担心母老而泣,后来作为孝子的典故。

【例句】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关汉卿杂剧《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普天乐])陈母唱词,赞扬自己的儿子似伯俞一样孝顺。

伯俞泣杖

俞,一作“瑜”。伯俞因被杖打而哭泣。形容人爱母至孝,常用以宣扬封建孝道。西汉时,韩伯俞对父母非常孝敬。有一次,他犯了错误,母亲拿竹板教训他。挨了一顿打之后,伯俞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母亲问他:“以前打你你从来没哭,今天是为什么呢?”伯俞哭着说:“以前你打我,我还能感觉到疼痛。如今你年老体弱了,竹板打到身上感觉不出疼痛,所以我才伤心落泪啊!”(见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孝顺

孝顺

孝 慈良 蒸蒸
孝顺的德性:孝性
孝养父母的准则:孝道 遗羹
 最大的孝道:达孝
尽孝道:继养
 克尽孝道之典:黄香扇枕
 竭尽孝道:尽孝
孝顺父母亲:顺亲 陆氏橘
 孝顺父母的诚心:孝情
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养志
贤惠孝顺:贤孝
 贤淑孝顺:淑孝
仁爱孝顺:仁孝
敬慎孝顺:谨孝
子女孝顺,使父母愉快,常有笑容:养色
十分孝顺:笃孝
 为母担忧,十分孝顺:伯俞泣杖
旧时提倡的子女受父母责打时应有的孝顺态度:小受大走
(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顺)

☚ 孝敬父母   孝行 ☛

伯俞泣杖

伯俞先人留下一道家规:“每个子弟都得遵循曾子的教导,天天检查自己的言行: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做过对不起朋友的事?老师教的功课,是不是认真复习过了?”犯规的,得挨五下拐杖。每晚由家长检查子女执行家规的情况。伯俞父亲早故,检查工作由母亲担当。
小孩没机会替别人办事,朋友也就是塾中的同学,小伯俞犯规最多的是第三项——复习功课不认真。但是伯俞是个好孩子,从不在外惹是生非,放学回到家里,先做完功课,然后再玩耍,因此一年中,挨不到几回拐杖。
伯俞长大后,在县衙门里任文书工作,他办事认真,公文写得又简要又明白,经常获得县官的好评。
问题就出在家规的第二条,因为办公差,经常得跟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交往中,哪些是朋友,哪些不是朋友,界线难以分清。另外,交往的人中,有些是犯了律条的,伯俞秉公行事,按律问罪。大是大非问题容易分得清,而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依法惩处,算不算得罪朋友,那就说不清了。
伯俞虽然早已成人,独当一面,可是他还是恪守家规,每天如实向母亲禀明自己一天的得失功过。
满头白发的老夫人,头脑清醒,身子硬朗,每晚聆听儿子的诉说,从不间断。当判明儿子有犯了家规的行为时,老太太就从案头封套里取出紫檀木制的又沉又长的拐杖,毫不手软,在伏在跟前的儿子臀部上连打五下。
“母亲大人,今日孩子犯了家规。有一个朋友向我打听衙门里的事,我认为这是公事,不能外传,就诳他说我不知道。其实我是知道实情的,这是同‘与朋友交而不信’相违背的。”伯俞怕耳背的母亲听不清,放开嗓门,大声地说。
“既然是公事不宜外传,那就应该明白拒绝他,而不应该采用欺骗手段来搪塞。跪下,待我请出家法……”母亲缓缓地一句一句地说。
这套家法,其实是起提示督促作用,拐杖打在身上,并不太重。
老太太颤巍巍地举起拐杖,打了五下。
伯俞大哭,伏地不起。
“奇怪,我用家法多次,从来没见你哭过一次,这回怎么啦?”
“母亲啊,过去拐杖打在我身上,很有点分量,一、二、三、四、五,很快就打完了。这两三次,你举杖越来越慢,只在我身上碰几碰就完事了。母亲年纪大了,气力消失了,为儿的感到了这一点,因此伤心落泪……”
“伯俞泣杖”用来表示子孙能尽孝道,关心年迈亲长的健康。

伯俞泣杖bóyú-qìzhàng

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笞:此指用杖打。泣:哭。后以“伯俞泣杖”作为孝子关爱父母的典故。

伯俞泣杖bó yú qì zhànɡ

伯俞为竹板打在身上不痛而流泪。西汉时韩伯俞事母十分孝顺,犯了错误母亲用竹板责打从不哭泣,有一次竟伤心地哭了。原来竹板打在身上不痛,他感到母亲年老体弱了,因而伤心落泪。见《说苑·建本》。后因以形容孝子事亲的孝心。

伯俞泣杖bóyú-qìzhàng

〔主谓〕 形容孝顺。语本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衰不能使痛,是以泣。’”元·关汉卿《陈母教子》3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
△ 褒义。多用于孝顺方面。

伯俞泣杖;王祥卧冰

伯俞泣杖;王祥卧冰bó yú qì zhàng;wáng xiáng wò bīng

【上】伯俞:古代孝子名。杖:笞。形容子女对父母十分孝顺。典出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下】王祥:晋代著名的孝子。比喻子女极为孝敬父母。典出《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综】比喻子女对父母极尽孝心。
【例】尊老爱幼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子女孝顺父母更是天经地义,因此,伯俞泣杖、王祥卧冰的故事传颂至今。

☚ (二)奉亲慈幼   昏定晨省;冬温夏凊 ☛
000005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