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伯俞泣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伯俞泣杖《伯俞泣杖》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又《艺文类聚》也记此故事,“伯俞”作“韩伯俞”。又,元·戴善甫作杂剧《伯俞泣杖》,作品已佚。 【释义】汉时韩伯俞因母笞不痛,担心母老而泣,后来作为孝子的典故。 【例句】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关汉卿杂剧《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普天乐])陈母唱词,赞扬自己的儿子似伯俞一样孝顺。 伯俞泣杖俞,一作“瑜”。伯俞因被杖打而哭泣。形容人爱母至孝,常用以宣扬封建孝道。西汉时,韩伯俞对父母非常孝敬。有一次,他犯了错误,母亲拿竹板教训他。挨了一顿打之后,伯俞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母亲问他:“以前打你你从来没哭,今天是为什么呢?”伯俞哭着说:“以前你打我,我还能感觉到疼痛。如今你年老体弱了,竹板打到身上感觉不出疼痛,所以我才伤心落泪啊!”(见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孝顺 孝顺孝 慈良 蒸蒸 ☚ 孝敬父母 孝行 ☛ 伯俞泣杖伯俞先人留下一道家规:“每个子弟都得遵循曾子的教导,天天检查自己的言行: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做过对不起朋友的事?老师教的功课,是不是认真复习过了?”犯规的,得挨五下拐杖。每晚由家长检查子女执行家规的情况。伯俞父亲早故,检查工作由母亲担当。 伯俞泣杖bóyú-qìzhàng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笞:此指用杖打。泣:哭。后以“伯俞泣杖”作为孝子关爱父母的典故。 伯俞泣杖bó yú qì zhànɡ伯俞为竹板打在身上不痛而流泪。西汉时韩伯俞事母十分孝顺,犯了错误母亲用竹板责打从不哭泣,有一次竟伤心地哭了。原来竹板打在身上不痛,他感到母亲年老体弱了,因而伤心落泪。见《说苑·建本》。后因以形容孝子事亲的孝心。 伯俞泣杖bóyú-qìzhàng〔主谓〕 形容孝顺。语本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衰不能使痛,是以泣。’”元·关汉卿《陈母教子》3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 伯俞泣杖;王祥卧冰 伯俞泣杖;王祥卧冰bó yú qì zhàng;wáng xiáng wò bīng【上】伯俞:古代孝子名。杖:笞。形容子女对父母十分孝顺。典出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 (二)奉亲慈幼 昏定晨省;冬温夏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