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伎术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伎术官指医官、史官等有某种技艺或术数的官吏。宋赵升《朝野类要·爵禄》:“伎术官服色: 医官、并太史官,谓之文官头,武官尾,盖初入仕著绿,及格则换紫,并红鞋带,又及和安春官大夫,则或特转之类,而医官又有特赐金带者。” 伎术官以专门技术而供职的官员。唐制,凡太史令以下掌天文历法之官,太乐、鼓吹署令以下掌音乐之官,尚药奉御以下的医术官,太卜令以下的掌阴阳卜筮之官,司膳署令以下的掌调制膳食之官,统谓之伎术官。宋制,凡司天监、太史局、翰林天文院太史令以下掌天文历法之官,翰林医官院及太医局所属掌医术之官,翰林院书艺、图画奉御至待诏等官,统称为伎官。伎术官的地位较一般掌理政务的官为低,其升迁的限制也较严格。参见“伎术官的任官限制”。 伎术官职官总名。又称技术官。持技艺以侍奉皇上、禁中者,通称伎术官。伎术官之名始于唐。宋代,凡以解天文、占卜筮、谙音乐、明医术、精书艺、擅图画等技艺得官职者,皆列为伎术官。北宋前期,伎术官为:医官院——医官使、副使,直院、医官、医学祗候;御书院——书待诏、书艺、艺学祗候;翰林院——内供奉,待诏,棋、琴、阮待诏,艺学祗候;翰林天文院——翰林天文官;翰林图画院——画、装銮、捏塑待诏,艺学祗候、学生;教坊所——教坊使、副使,都知(都管),部头,色长,制撰文字。徽宗政和官品令定翰林医官自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和大夫、平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平和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效、翰林医痊、翰林医愈、翰林医证、翰林医诊、翰林医候、翰林医学、翰林祗候二十二阶,天文官春官大夫、夏官大夫、中官大夫、秋官大夫、冬官大夫、春官正、夏官正、中官正、秋官正、冬官正、太史局丞、太史局直长、灵台郎、保章正、挈壶正及太史令,御书院、图画局奉御、待诏等,为伎术官。南宋沿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