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节
是政府运用价格手段进行需求和供给方面的管理。在需求小于供给时,自由价格是趋于下跌的,这本身起到促进需求的作用。政府之所以要采取价格调节措施,必须是考虑到自由价格的下降还不能适应预定经济调节目的的要求,于是政府便把计划经济降到自由价格之下,以促使自由价格再次下降。这就是从需求方面进行价格调节的措施。如与此同时,政府还采取供给调节,即用提高价格的方式来促进供给,那就意味着在自由价格本身已经趋于下跌的条件下人为把计划价格提到一定的高度。这显然是不易实现的。反之,在需求大于供给时,自由价格趋于上升,这本身已经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政府之所以要采取价格调节,必然是考虑到自由价格的上升还不能适应预定经济调节目的的要求,于是政府便把计划价格提高到自由价格之上,以促使自由价格再次上升。这就是从需求方面进行价格调节的措施。如与此同时,政府还想采取供给调节,即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促进供给,即就意味着在自由价格本身已经趋于上升的条件下,人为地把计划价格降低到一定水平。这是不易做到的。因此,只有在假定各种产品价格互为成本这一点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存在计划价格和产品按计划价格分配、同时自由价格不起重要作用的条件下,价格调节在需求和供给管理中,才有可能较好地发挥预定的调节作用,否则,价格手段同时兼顾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作用将受到限制。
价格机制对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调节。是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价格上涨导致商品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价格下跌导致商品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的涨跌导致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重新配置,从而调节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