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候microclimate由于下垫面性质或几何形状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近地气层与土壤表层的局部气候。主要表现在一些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差异上,但不影响整个天气过程。而天气过程也只能对微气候差异起加剧或缓和作用,却不会使差异发生根本的改变。它的水平尺度,从几厘米到几百米,铅直尺度从几厘米到几十米,至多可达100~150m高度。在如此薄的近地大气层中,下垫面的影响明显地显露出来,致使微气候差异不易为大规模空气运动所淹没。因而在微气候层中,下垫面上的空气主要输送方式——湍流交换的尺度,比自由大气中的要小几百倍,甚至成千倍以上。于是其气象要素铅直梯度,比大气候的更为突出且有明显日变化。如在微气候中,铅直温度梯度,按100 m折算,它不是大气候的零点几度,而是几十度、几百度、甚至千度以上。 微气候见“小气候”。 微气候接近地面微小空间的气候。见“小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