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以德报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以德报怨

 梁窃灌
 


 【注释】 ①梁:战国时梁国。②亭:边亭,泛指边疆。
 【典故】 《新书》载:战国时梁国有位大夫叫宋就,担任边境县令,辖区与楚国相邻。梁亭和楚亭都种瓜。梁人勤于灌溉,种出的瓜长得好。楚人不浇灌,种出的瓜不像样,而且心生嫉妒,夜间偷偷地跑去祸害梁人的瓜。梁人发觉后,要报复。宋不许,说:“别人做坏事,你也跟着做坏事,这是多么褊狭啊!我教给你们一个办法,趁夜晚去给楚人的瓜地浇水,不要让他们知道了。”梁人依言而行,楚地的瓜也长得好了。楚人深受感动,用钱物重谢。从此两地人交情越来越好。
 【评说】 “梁亭窃灌” 的佳话之所以千年流传,就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罕见的以德报怨的动人故事。这故事并不是主张是非不分、丧失原则,而是宣扬一种以“和”为贵、既往不咎的精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纠纷或冲突。遭遇纠纷时,被欺负的一方该如何对待?我们应该相信,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结,感化的力量有时远远超过报复的效应。受感动,也可以使人悔过自新。当然,以德报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一种胸怀、一种涵养、一种气度,它表明了包容、荡然和超越,这是要经过长期的、有意识地修养才能够达到的境界。

“以德报怨;以怨报德”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以德报怨;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胸怀宽大;以怨报德,不合天理。(哈萨克族谚语)
以德报怨 用恩惠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仇恨。多指不记前仇,反而给予恩惠。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他们对于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以德报怨”,帮助同志改过,毫无报复之心。(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七)这一切王吉民一定会知道,可他反以德报怨,叫梁力好生感动。(李春鹃《干部处长的妻子》)
以怨报德 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语出《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社会道德恶性循环,以怨报德,恶有善报,路遇邪恶能躲则躲,能让则让,只要与己无关就视而不见。(蒋子龙《真话难说·善良的罪过》)解放后,她踏上了工作岗位,入了党,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她好了疮疤忘了痛,竟以怨报德,对养父母百般虐待。(延和《赡养父母儿女责》)
  • 上一篇:以德报德;以恶报恶
  • 下一篇: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力服人

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

拿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反】恩将仇报 忘恩负义

以德报怨

(同)以直报怨
(反)以怨报德 以德报德

恩将仇报、以怨报德;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恩将仇报ēn jiāng chóu bào

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他那么干,可真是~|我们教训教训这个~的家伙。

○以怨报德yǐ yuàn bào dé

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不仁|我还不至于~|你这样做不是~吗?

●以德报德yǐ dé bào dé

用给别人以恩惠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则民有所劝|我们一定救你出狱,也算~了。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不记仇,反而用恩惠来回报:老爷你平日常讲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怎的此时自己又~起来了 |他向来是~的|我们~,是希望消除前仇|你~,十分难得。

●以直报怨yǐ zhí bào yuàn

用公平正直来回答别人的怨恨:~,以德报德| 以前的我主张“以德报怨”,现在则主张“~”。

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拿恩德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怨恨。指不记仇。

☚ 以德报德   以血还血 ☛
报恩的方式

报恩的方式

用恩情来报答恩情:恩将恩报 以德报德
衔环以报恩:恩环
结草衔环以报恩:衔结难忘
蛇衔珠报恩:蛇衔
舍身以报恩德:徇恩
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怨恨:以德报怨 敌惠敌怨 报德以怨 德以报怨 报怨以德
 不记仇,以德报怨:仇将恩报
以仇恨来报答恩惠:恩将仇报 背恩反噬
 不记别人的好处,恩将仇报:搔瓜 灌瓜 以怨报德
 忘恩负义,以怨报德:背槽抛粪
将恩情当作仇怨:将恩作怨

☚ 报恩   承认 ☛

以德报怨

人们在处世、待人方面的一种道德行为态度。意思是用恩惠酬报他人对自己的怨仇态度和行为,即在宽容他人对自己的怨仇态度和行为的同时,还施之于恩惠。语见《老子·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则主张“以直报怨”,即对他人的怨仇态度和行为要以正直之道来对待,反对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所体现的宽容,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促进和睦团结。如我国历史上蔺相如与廉颇的将相和的故事,被我国人民世代传颂。但是,另一方面,东郭先生对狼以德报怨,敌我不分,善恶不明,以至自身险遭不测,也是历来被人们否定和引以为戒的。因此对“以德报怨”的道德意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以德报怨

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比喻把恩惠施于跟自己有仇恨的人。德:道德,指恩惠。怨:怨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repay evil (/injury)with kindness; requite ingratitude with kindness;return good for evil
❍ 或曰: “~,何如?”(《论语·宪问》)Some one said,“What do you sa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 that injury should be recompensed with kindness?”/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Whether it is big or small,many or few,repay hatred with virtue.
❍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险,~,厚施而薄望。(《史记·游侠列传》) As Guo Jie grew older he became more humble and repaid evil with kindness,giving much and asking little in return.
❍ 他们对于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帮助同志改过,毫无报复之心。(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54) Not harbouring any desire to settle old scores they can return good for evil to their own comrades and brothers and help them straighten themselves out.

以德报怨

return good for evil;repay evil with good;requite ingratitude with kindness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用恩惠来报答怨恨。return good for evil, repay injury with kindness, repay evil with good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解义】不记别人的仇,反而以恩惠回报。
【典故】有人问孔子:“对怨恨自己的人报以恩惠,怎么样?” 孔子反问道:“照你这样,又拿什么来酬答对自己有恩惠的人呢?”孔子认为应该以正直的方式来对待仇恨,以恩惠来报答恩惠。(《论语·宪问》)
【用法】形容胸怀磊落,不计较仇怨反而给以好处的用语。
【例句】你~,真是难得极了。
【反义】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以恩德报答仇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德:恩德;恩惠。怨:仇怨。拿恩惠来酬答怨恨。指把恩惠施予跟自己有仇的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例】有时~并不可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以直报怨。
〔反〕以怨报德
〔注〕“报”不能写作“抱”。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释义】用恩惠回报与别人之间的仇恨。
德:??. 怨:??.
??? ??? ??.
???? ??? ???.
【例句】蔺相如用以德报怨的一片真诚感化了廉颇。
???? ??? ??? ?? ??? ???? ??? ?????.
【近义词】宽宏大量
【反义词】恩将仇报 忘恩负义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德:恩惠,恩德。怨:怨恨。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形容胸襟开阔,不记前仇。老舍《荷珠配》:“看你偌大年纪,我赵鹏~,赏你个座位!”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近义〕以直报怨
〔反义〕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以德报怨;报怨以德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德:恩德。报:报答。怨:怨恨。用恩德回报怨恨。
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举例 你不计前嫌,反而真心实意地帮助他,正是你这种~的风尚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反义 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以怨报德yǐ dé bào yuàn;yǐ yuàn bào dé

以德报怨,胸怀宽大;以怨报德,不合天理。(哈萨克族谚语)
以德报怨 用恩惠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仇恨。多指不记前仇,反而给予恩惠。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他们对于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以德报怨”,帮助同志改过,毫无报复之心。(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七)这一切王吉民一定会知道,可他反以德报怨,叫梁力好生感动。(李春鹃《干部处长的妻子》)
以怨报德 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语出《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社会道德恶性循环,以怨报德,恶有善报,路遇邪恶能躲则躲,能让则让,只要与己无关就视而不见。(蒋子龙《真话难说·善良的罪过》)解放后,她踏上了工作岗位,入了党,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她好了疮疤忘了痛,竟以怨报德,对养父母百般虐待。(延和《赡养父母儿女责》)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以直报怨
yi zhi bao yuan
【以德报怨】 以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对待有宿怨的人,表示胸怀磊落。源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 用公正、正直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源出同上。﹝例﹞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悔过自新,共同抗日。(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以怨报德 以德报德
yi yuan bao de yi de bao de
【以怨报德】 以仇恨来报答恩惠。表示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源出《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以德报德】 用恩惠来报答恩惠。源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例﹞ 唐敖道:“九公才说恐女儿国将舅兄留下,日后倘有此书,我们就去救你出来,也算‘以德报德’了。”(清·李汝珍:《镜花缘》)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报德? (冰心:《斯人独憔悴》)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怨:仇怨。拿恩惠报答怨恨。指把恩惠施予跟自己有仇的人。
〔例〕《中国杂文大观》:“囿于个人恩怨,不是~,而是以怨报怨,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威信扫地。”
【提示】含褒义。多作谓语。

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曾说“报怨以德”,当时流行此语。孔子不赞成,他主张“以直报怨”。后人用“以德报怨”指不记仇恨,反而以恩德回报之。参见“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用恩德来酬报怨恨。意指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仇怨。也作“报怨以德”、“德以报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解义】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以恩惠回报。
【典故】 有人问孔子:“对怨恨自己的人报以恩惠,怎么样?”孔子反问道:“照你这样,又拿什么来酬答对自己有恩惠的人呢?”孔子认为应该以正直的方式来对待仇恨,以恩惠来报答恩惠。(《论语·宪问》)
【用法】 形容胸怀磊落,不计较仇怨反而给以好处的用语。
【例句】 你~,真是难得极了。
【近义】 不计前仇、不计前嫌
【反义】 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以德报怨yi de bao yuan

德:恩德。怨:仇恨。用恩德回报怨恨。指不记前嫌,给予恩惠。
【也作】报怨以德
【近】以直报怨
【反】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不念旧恶 以德报怨bù niàn jiù è;yǐ dé bào yuàn

恶:过错,引申指仇恨;德:恩惠。指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或过错,以仁德来回报别人的怨恨。宋·崔鶠《杨嗣复论》:“~;而小人忘恩背义,至以怨报德。”


宽大为怀 不咎既往kuān dà wéi huái;bù jiù jì wǎng

咎:责备。指以宽大的胸怀对待他人,不追究责备其以往的过错。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五十八章:“只要大元帅对他念翁婿之情,~,他恨不得飞驰元帅帐下,伏地请罪。”
宽宏大量 不咎既往
kuān hóng dà liàng bù jiù jì wǎng

6RT3【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用恩惠来报答别人曾给予自己的怨恨。指不记仇。德:恩德。

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

〔偏正〕 用恩德去回报怨恨。语出《论语·宪问》:“以德报怨,何如?”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 褒义。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关系。
【近义】以直报怨浇瓜之义 浇瓜之惠
〖反义〗以怨报德 恩将仇报 以德服人 以德报德。
也作“德以报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论语·宪问》:“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用,拿。报:报答。德:恩惠。怨:怨恨。即用恩惠报答怨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