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德报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德报怨 梁①亭②窃灌 【注释】 ①梁:战国时梁国。②亭:边亭,泛指边疆。 【典故】 《新书》载:战国时梁国有位大夫叫宋就,担任边境县令,辖区与楚国相邻。梁亭和楚亭都种瓜。梁人勤于灌溉,种出的瓜长得好。楚人不浇灌,种出的瓜不像样,而且心生嫉妒,夜间偷偷地跑去祸害梁人的瓜。梁人发觉后,要报复。宋不许,说:“别人做坏事,你也跟着做坏事,这是多么褊狭啊!我教给你们一个办法,趁夜晚去给楚人的瓜地浇水,不要让他们知道了。”梁人依言而行,楚地的瓜也长得好了。楚人深受感动,用钱物重谢。从此两地人交情越来越好。 【评说】 “梁亭窃灌” 的佳话之所以千年流传,就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罕见的以德报怨的动人故事。这故事并不是主张是非不分、丧失原则,而是宣扬一种以“和”为贵、既往不咎的精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纠纷或冲突。遭遇纠纷时,被欺负的一方该如何对待?我们应该相信,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结,感化的力量有时远远超过报复的效应。受感动,也可以使人悔过自新。当然,以德报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一种胸怀、一种涵养、一种气度,它表明了包容、荡然和超越,这是要经过长期的、有意识地修养才能够达到的境界。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以德报怨;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胸怀宽大;以怨报德,不合天理。(哈萨克族谚语) 以德报怨 用恩惠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仇恨。多指不记前仇,反而给予恩惠。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他们对于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以德报怨”,帮助同志改过,毫无报复之心。(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七)这一切王吉民一定会知道,可他反以德报怨,叫梁力好生感动。(李春鹃《干部处长的妻子》) 以怨报德 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语出《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社会道德恶性循环,以怨报德,恶有善报,路遇邪恶能躲则躲,能让则让,只要与己无关就视而不见。(蒋子龙《真话难说·善良的罪过》)解放后,她踏上了工作岗位,入了党,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她好了疮疤忘了痛,竟以怨报德,对养父母百般虐待。(延和《赡养父母儿女责》)
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拿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以德报怨(同)以直报怨 恩将仇报、以怨报德;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直报怨○恩将仇报ēn jiāng chóu bào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他那么干,可真是~|我们教训教训这个~的家伙。 ○以怨报德yǐ yuàn bào dé用仇恨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不仁|我还不至于~|你这样做不是~吗? ●以德报德yǐ dé bào dé用给别人以恩惠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则民有所劝|我们一定救你出狱,也算~了。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不记仇,反而用恩惠来回报:老爷你平日常讲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怎的此时自己又~起来了 |他向来是~的|我们~,是希望消除前仇|你~,十分难得。 ●以直报怨yǐ zhí bào yuàn用公平正直来回答别人的怨恨:~,以德报德| 以前的我主张“以德报怨”,现在则主张“~”。 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拿恩德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怨恨。指不记仇。 ☚ 以德报德 以血还血 ☛ 报恩的方式 报恩的方式用恩情来报答恩情:恩将恩报 以德报德 ☚ 报恩 承认 ☛ 以德报怨人们在处世、待人方面的一种道德行为态度。意思是用恩惠酬报他人对自己的怨仇态度和行为,即在宽容他人对自己的怨仇态度和行为的同时,还施之于恩惠。语见《老子·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则主张“以直报怨”,即对他人的怨仇态度和行为要以正直之道来对待,反对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所体现的宽容,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促进和睦团结。如我国历史上蔺相如与廉颇的将相和的故事,被我国人民世代传颂。但是,另一方面,东郭先生对狼以德报怨,敌我不分,善恶不明,以至自身险遭不测,也是历来被人们否定和引以为戒的。因此对“以德报怨”的道德意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以德报怨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比喻把恩惠施于跟自己有仇恨的人。德:道德,指恩惠。怨:怨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repay evil (/injury)with kindness; requite ingratitude with kindness;return good for evil 以德报怨return good for evil;repay evil with good;requite ingratitude with kindness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用恩惠来报答怨恨。return good for evil, repay injury with kindness, repay evil with good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解义】不记别人的仇,反而以恩惠回报。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以恩德报答仇恨。《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德:恩德;恩惠。怨:仇怨。拿恩惠来酬答怨恨。指把恩惠施予跟自己有仇的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释义】用恩惠回报与别人之间的仇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德:恩惠,恩德。怨:怨恨。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形容胸襟开阔,不记前仇。老舍《荷珠配》:“看你偌大年纪,我赵鹏~,赏你个座位!”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以德报怨;报怨以德格式 会意式。 以德报怨;以怨报德yǐ dé bào yuàn;yǐ yuàn bào dé以德报怨,胸怀宽大;以怨报德,不合天理。(哈萨克族谚语)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怨:仇怨。拿恩惠报答怨恨。指把恩惠施予跟自己有仇的人。 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曾说“报怨以德”,当时流行此语。孔子不赞成,他主张“以直报怨”。后人用“以德报怨”指不记仇恨,反而以恩德回报之。参见“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用恩德来酬报怨恨。意指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仇怨。也作“报怨以德”、“德以报怨”。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解义】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以恩惠回报。 以德报怨yi de bao yuan德:恩德。怨:仇恨。用恩德回报怨恨。指不记前嫌,给予恩惠。 不念旧恶 以德报怨bù niàn jiù è;yǐ dé bào yuàn恶:过错,引申指仇恨;德:恩惠。指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或过错,以仁德来回报别人的怨恨。宋·崔鶠《杨嗣复论》:“~;而小人忘恩背义,至以怨报德。” 宽大为怀 不咎既往kuān dà wéi huái;bù jiù jì wǎng咎:责备。指以宽大的胸怀对待他人,不追究责备其以往的过错。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五十八章:“只要大元帅对他念翁婿之情,~,他恨不得飞驰元帅帐下,伏地请罪。” 6RT3【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用恩惠来报答别人曾给予自己的怨恨。指不记仇。德:恩德。 以德报怨yǐdé-bàoyuàn〔偏正〕 用恩德去回报怨恨。语出《论语·宪问》:“以德报怨,何如?”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论语·宪问》:“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用,拿。报:报答。德:恩惠。怨:怨恨。即用恩惠报答怨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