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人物故事图册》
绢本,设色。纵41.1厘米,横33.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册中每页大小规格相等。
之一: 吹箫引凤
故事源于《神仙传》,大意是说仙人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声,而风姿炜烁,风神超迈,混迹人间而人不知。秦穆公之女弄玉亦善吹箫,公将女儿嫁给了萧史。萧史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学得吹箫似凤鸣,凤凰来止其屋。秦穆公专门为他们搭盖凤凰台,小夫妻止台上,不饮不食,数年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秦为作凤女祠,时常听到箫声(《 太平广记》卷四)。画面表现的是凤凰台上,萧史正在教弄玉学凤鸣,天空有凤飞来。侍女左右伺候着。山顶琼楼殿阁,云海茫茫。真是一派仙境。
之二: 贵妃晓妆


仇英 《吹箫引凤图》 上
《贵妃晓妆图》下
故事描写杨贵妃清晨梳妆打扮的情景。她聚精会神对镜梳妆,众多宫女都在为她忙碌,有的为她采摘新花,有的在浇花,有的为她弹奏音乐,有的为她擎盥洗巾,连小狮子狗都在为她跳跃。环境优雅,春花盛开,更衬托出贵妃青春的魅力。
之三: 捉柳花图
故事描写诗人白居易看孩子们捉柳花的情景,表现出 一种天真的稚气。故事的引出是,白居易先写了《别柳枝》诗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刘禹锡继和云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和去落谁家。” 白居易见到刘诗后,复作 一首戏答,诗云: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谁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画面描写白居易的草堂前,两株老柳,白絮飘舞,三个顽童正在津津有味地捉柳絮(花),白居易站在树旁注视着孩子们,看的是那样入神,那样认真。跟随他的书童也看呆了。儿童的天真,引起诗人对世道沧桑以及个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联想。感叹天真无邪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仇英,字实父,号十注洲,太仓人,居苏州,生卒不详。工山水、人物、花鸟,尤善摹古,为周臣弟子。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吴门四家。出身于彩绘漆工,后从周臣学画,练就了扎扎实的基本功,技术纯熟,风格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