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供膳
光禄寺负责为皇室操办饮食。北齐始设光禄寺,置有光禄寺卿,以后各朝多沿设。唐代光禄寺卿1人,从三品,掌酒醴膳馐之政。内设四置,即太官署掌供祠宴,朝会膳食; 珍馐署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庶馐,榛栗脯脩鱼盐菱芡之名数;良酝署掌供五齐、三酒; 掌醢署掌供醢醯之物。光禄寺在朝会、祭祀等大宴中与殿中省一道负责皇帝膳食安排。明代光禄寺属礼部,还兼责御膳。清康熙十年 (1671) 时,由礼部分出,专掌 “祭享宴劳、酒醴膳馐之事”。供办皇室用膳属光禄寺职掌之一。除内廷筵宴、宗室筵宴等属内务府管外,其它各种筵席,如三大节 (元旦、冬至、万寿节)、燕筵、馔筵、奠筵、供筵、斋筵等均归属光禄寺责管。寺下所属大官署掌祭品宫膳、节令筵席、蕃使宴犒; 珍馐署掌供备禽兔及鱼、面、茶等物; 良酝署掌酿酒及供备乳油羊只牛乳及等; 掌醢署掌供备盐、酱、面酵、花椒、榛栗、香油等。所用牲畜、水果、茶物等或取之于上林苑,或买于民间,或靠四方贡献。清朝对光禄寺尤为重视,乾隆十三年 (1748),特委派满族大臣一员总理寺事。光禄供膳成为国库开支的一项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