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光禄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禄卿 光禄卿官名。秦设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汉武帝时改名光禄勋,居宫中。凡光禄、大中、中散、谏议等大夫,羽林郎、五官、虎贲、左右等中郎将都归其管辖。东汉末年复称郎中令。掌领宿卫侍从之官。魏晋复设光禄勋。不再居宫中。以后废置不常,南朝梁始定名光禄卿。此后皆以皇室的膳食为专职,与汉制全然不同。此为杂有后起官名。 ☚ 议曹 祭酒 ☛ 光禄卿【同义】总目录 光禄卿饱卿 光禄卿 光禄卿官名。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始置。其后历代沿置。掌主光禄寺政令。(见: 光禄寺) ☚ 光禄勋 光禄丞 ☛ 光禄卿 光禄卿官名。秦置郎中令,汉初因之。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光禄勋,管郎卫,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东汉沿置。其权任既亲且重。魏晋以来,郎吏制度废除,官吏由 “九品官人法”选任。郎卫制度亦时存时废,故光禄勋职权一半分归吏部尚书,另一半则存废不定。《宋书·百官志》说: “汉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掌三署郎,郎执戟卫宫殿门户。光禄勋居禁中如御史,有狱在门外,谓之光禄外部。光禄勋郊祀掌三献。魏晋以来,光禄勋不复居禁中,又无复三署郎,唯外宫朝会,则以名至焉。二台奏劾,则符光禄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止,身不入殿省,光禄主殿门故也。宫殿门户,至今犹属 晋哀帝时 一度省光禄勋,并入司徒。孝武宁康元年 (373) 复置。” 南朝梁称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少卿各1人,兼掌皇室之膳食及帐幕之事,职事与前不同。唐代沿置,亦设卿、少卿各1人,掌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之事。北宋因之,南宋裁撤,事归礼部。元、明、清复设。元代光禄卿为正三品,隶属宣徽院。明代为从三品,所属增设司牲司大使、副使等官。所掌寺事因宦官掣肘,中叶以后开支大增,糜费巨万。清代光禄卿、少卿均设满、汉各1人。所掌主要为筵宴及祭享之酒醴、膳馐之事。皇帝之饮馔皆归内务府承办。 ☚ 太常卿 卫尉卿 ☛ 光禄卿guāng lù qīng官名,汉置,俸中二千石,掌宿卫宫殿门户等。其后,隋朝、宋朝也设此官。详"光禄勋"条。 光禄卿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光禄勋置,掌管入宫人员名籍,并掌部分宫廷事务。为十二卿之 一,十一班。陈沿置,三品。北齐置为光禄寺长官,掌宫殿禁卫、铺设以及百官朝会时的膳食等事务,为九卿之一,三品。隋朝掌祭祀,朝会及宴享时的供设,正三品。唐、五代沿置,正三品。 光禄卿官名。南朝梁改光禄勋为光禄卿。北齐改称光禄寺卿。掌皇室膳食。 光禄卿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光禄卿转秘书监。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其阶易为中散大夫阶(资料出处参“大理评事”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